全南县三扬电子有限公司的员工在生产线上加工耳机。该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耳机等无线通讯器材出口欧美市场。(资料图片) 特约记者钟炆秦 摄
□谢峰 林荣 特约记者钟炆秦
一边做减排的减法,一边做增绿的加法,近年来,全南县大力发展循环
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挖掘新潜力,力保“增产不增污”,激活工业发展“绿”能量。今年1月至8月,该县完成生产总值32亿元,比2013年同期增长了2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却分别削减292.291吨和63.882吨。
园区集聚产业链
高新企业唱“主角”
10月15日,在全南县广研广电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穿统一防静电服、戴墨镜的员工们正在对组装好的LED节能灯进行出厂检测。该公司是一家以新型高效光电材料研究、开发及出口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该县把园区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依托良好的园区环境,吸引高新企业纷纷落户,这些节能、环保、高成长性重点项目的实施为县域经济注入“绿色动力”。
工业园区化,无疑是全南县发展绿色工业的一把“金钥匙”。近年来,该县遵循“生态、集中”的原则,按照“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要求,走产业集群化、园区专业化、企业集团化、环保标准化的发展路子。立足境内丰富的自然资源,该县积极引入生态、环保型企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全南县坚持向“绿”看齐,建立并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在发展工业经济、推进公共管理等重大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该县科学设立绿色门槛,以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环保型工业项目为主攻目标,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绿色指数。
同时,全南县还大力推进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将园区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排水排污、美化绿化等配套设施与工业项目建设同步推进,切实做到开发一片、配套一片、完善一片。去年以来,该县累计投入200多万元实施生态工业园区绿化、亮化工程,新增绿地面积300多亩,园区绿化覆盖率达35%,工业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相继投入运行。
变废为宝再制造
弃“黑”从“绿”促转型
一堆堆秸秆、木屑,经高温搅拌、定型,成为一扇扇平整、结实的木塑门,圣保罗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变废为宝,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花园式的厂房、现代化的车间,废渣废液再利用,虽是一家从事稀土深加工的企业,但听不到嘈杂声,闻不到异味,晶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深挖“绿色”商机,与包钢稀土等联手研发稀土分离技术,新上了高纯氧化锆、汽车催化剂等项目。在全南县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内,正吹起一股“资源循环、绿色发展”的清新之风。
从完全依赖资源的“单行道”,到矿产原料、废气、废渣综合利用,“吃废吐新”的大循环,传统产业绽放新活力。钨产业是全南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过去钨矿的兴旺却给当地带来了废料处理的难题。如今,那些无人问津的尾砂废料和原生细泥却成了抢手货。该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先后投入1800多万元对高能耗设备进行更新,并改进工艺流程,每年从这些废料中淘选80吨以上的钨精矿。结合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县和生态工业园建设,全南县大力开展工业“三废”综合利用,通过“变废为宝”“吃干榨尽”,使煤矸石、炉渣、冶炼废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利用率大大提升。
作为资源型山区县,全南县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加快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可持续增长的新型产业体系,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该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引导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鼓励、扶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筑优平台引凤来
招商瞄准“绿精尖”
在9月初落幕的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合作(厦门)推介会上,全南县与厚朴生态科学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总投资2亿元的森林芳香花蕾深加工项目;投资8.7亿元的天润全南天排山风电场项目已通过电力接入设计报告评审,完成风塔、升压站及道路设计工作……近年来,全南县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加快绿色崛起,打造绿色产业招商新洼地。
招商引资是工业的“生命线”和“晴雨表”。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全南县确定了52个招商单位,组建了8支专业招商队,抢滩长三角,入驻珠三角,融入海西经济区,重点围绕新能源、LED光电、芳香花木深加工三大产业,瞄准大企业、大项目,以产业优势吸引项目,拓展产业链,以园区完善的配套服务支持企业竞相入园,以“绿色”招商理念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大批“绿精尖”项目相继落户。
在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过程中,全南县始终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以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环保型工业项目为主攻目标,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绿色指数”。近年来,该县所有新、改、扩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执行率保持100%,总投资超36亿元的20多个污染项目被挡在了门外。赶走“鸦雀”迎来“凤凰”,该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产业资源,赢得了大批客商的青睐。
在严把招商环保“铁门槛”的同时,全南县围绕矿
产品加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和新材料加工四大优势工业产业集群,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激励企业使用环保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能量梯级利用等手段,形成资源利用产业链,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