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疏忽大意,理解错误"不是违法减持的理由

来源:东方网    作者:谭浩俊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4日

  据媒体报道,上周的最后两个工作日,证监会首次大规模公开举行了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涉嫌违法减持案件的听证会,共计11起违法减持案件先后完成了听证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在听证会上,“疏忽大意,理解错误”竟然成了申辩者普遍提出的解释和理由。如在丹邦投资涉嫌违规减持丹邦科技一案中,涉嫌减持金额近1亿,申辩人则声称疏忽大意引来几百万的罚款有些过重。

  虽然说股市上的买进卖出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涉及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减持,就应当认真慎重了。尤其是在股市出现严重震荡的情况下,这样的减持更会加剧市场的震荡,甚至会带来投资者的灾难。在此次股市震荡前后,一些公司的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减持行为,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这样的违规减持行为进行处罚,不仅是对市场秩序的维护,也是对其他投资者的保护。

  众所周知,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违法减持、通过减持套现,已成为中国股市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近年来,通过媒体曝光或披露的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减持套现的案例,就不胜枚举,少则几千万、上亿元、多则几亿元、十数亿元。而减持的资金,大多也没有用于企业发展和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甚至不乏被转移到国外的。

  也正因为如此,对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违规减行为进行查处,不仅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也符合广大投资者利益,有利于市场秩序的规范。相关涉案人试图用“疏忽大意,理解错误”等方面的理由来为自己推责,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证监会对这样的解释和理由说“不”,也是能够得到广大投资者的支持和拥护的。

  必须注意,中国股市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受到各种不规范行为的影响和伤害,其中,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违规减持和反复套现,也是严重伤害市场和投资者的一种行为。近年来,无论是媒体还是专家、学者,以及广大投资者,都纷纷要求管理层能够加大对违规减持的打击和监管力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呼吁一直没有得到管理层的回应,即便查处,也是蜻蜓点水,根本无法让违规者产生痛楚。相反,却成为鼓励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违规减持的一种促进剂,形成更多的违规减持行为,每年套现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

  要知道,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市场操作行为,往往被投资者认为是企业发展前景的风向标,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持续增持,意味着企业有新的利好或更好的发展前景,有继续投资或长期持有的空间。反之,如果持续减持,则被认为是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对企业前景看淡、对企业发展缺乏信心,是最大的利空。因此,会让投资者感到恐慌,从而出现抛售现象。一旦这样的企业多了,就会引起市场的震荡。

  就象此次将要受到查处的11起违法减持案件一样,竟然都用“疏忽大意,理解错误”来作为解释和说明的理由,可见,这些涉案人员对企业和投资者是何等的冷漠,对市场是何等的漠不关心。如果是一名真正关心企业、关心市场的人,在减持之前是不可能不了解相关情况的,也是不可能“疏忽大意”或“理解错误”的。既然会“疏忽大意”或“理解错误”,为什么不疏忽或理解成增持,而要减持呢?为什么在市场出现震荡时,一致行动人不集体维护市场稳定,而要给市场拆台呢?显然,这是强词夺理的行为。

  退一步讲,就算是“疏忽大意,理解错误”,那也应当老老实实地接受处罚,并在处罚中认真吸取教训,而不是用这样的理由试图逃避处罚。殊不知,他们的行为,已经让多少投资者在利益上受到伤害,这些投资者的利益又应该向谁去讨呢?如果连这样的违规行为都不处罚,投资者就没有说理的地方了,股市也就不可能步入健康有序轨道了。

  证监会举办这样的听证会,既是对11起违规案件涉案人的尊重,对法律的尊重,对事实的尊重,对市场的尊重,也是为了让更多的投资者能够通过这样的案件吸取教训,从而共同来维护市场的稳定、促进市场的健康、推动市场的发展,也使得广大普通投资者能够不受市场不规范行为的伤害。所以,对11起违规减持案件,除非他们可以拿出站得住脚的理由,否则,决不能放松处罚。

分享:

来源:东方网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