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TPP:对中国的预期影响有限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2日
京华时报制图何将
图解TPP
10月5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部长级协议基本完成,12个成员国部长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的部长会议上达成基本协议,同意在自由贸易、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广泛领域统一规范。TPP协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谈判结束后,还面临哪些挑战?这项协定对中国经济将产生什么影响?
什么是TPP
TPP是Trans-PacificPartnershipAgreement的简称,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也被称作“经济北约”。其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目前包含美国等12个成员国。TPP被称为“历史上标准最高”的自贸协定,在谈判的过程中极为保密,至今尚未披露全部协定。
优势与劣势
优势:成员国之间所有商品及服务自由贸易会带来产品、服务价格下降,物流速度增加,各国可以取长补短,消费者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
劣势:规则由美国牵头,美国可掌控的贸易领域扩大,成员国的国家利益或某些产业的利益会因此受到他国的冲击,这一问题在关税方面尤其突出。
TPP与美国
TPP对美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利益。白宫预计,美国工业品将可免去1.8万个关税税种。不过,美国也有反对观点,认为TPP协议将增加美国工人失业率,降低环保标准,推高药价。
TPP与日本
日本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商是最大受益者,它们能够以更低价格进入美国。同时,日本的农业将成为最“受伤”的领域,未来15年日本74%的牛肉进口关税将被取消,可能导致大批农民失业。
TPP与中国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加入TPP。中国官方表示对未来加入TPP保持开放态度。
TPP被认为是美日联合遏制中国的协议。在TPP协定达成一致后,奥巴马发表评论称,美国不允许由中国等国家来书写全球经济的规则。
对中国的影响:目前中国尚未加入该协定,但不排除中国在适宜的时候提出加入。从短期看,该协定或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形成某种程度的冲击,但从长期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多边贸易安排都无法将非协定国家和地区排除于国际贸易体系之外,否则其自身发展将大为受限。
近年来,随着中瑞、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签署,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快推进,上海自贸区等试点不断发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和亚太自贸区建设稳步前行,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呈现出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对外贸易开放格局。不少专家指出,TPP协定达成对中国的预期影响有限。
何时生效
协定需交由参加国立法机关进行审议。12个国家政情各异,审议这份协定将面临政党之间、利益团体之间复杂的政治博弈。整个过程可能会花费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
即使各国立法机构通过该法案,协议达成也不等于立马零关税。美国透露,将在25年内取消对进口日本汽车征收的2.5%的关税。从这一方面看来,TPP协定国实施全面零关税仍需较长时间。
TPP与其它经济组织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含美日澳等12个国家)
◎日本已加入
◎中国暂未加入
◎实际由美国主导
◎若谈成,成员国人口共占全球的11%,GDP约占全球的40%,贸易总量约占全球的1/3,超越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含中日韩等6国及东盟10国)
◎东盟10国发起
◎中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入
◎美俄暂未加入
◎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若谈成GDP总和将占全球总量的1/3
◎谈判将于2015年年底结束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含美日及欧洲等国家)
◎美国最具野心的贸易举动
◎若达成,美欧日可零关税
◎尚在艰难谈判中
亚太自由贸易区(含中日韩及东盟10国在内的21个APEC成员国)
◎2010年横滨APEC部长级会议提出
◎推动全球贸易发展
◎有望成为自贸协定的典范
◎关注亚太地区新兴经济体
京华时报记者郝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