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优化国土空间彰显发展后劲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09日
14年的耕地连续占补平衡、8万亩芳香花木基地、1万余亩无公害高山蔬菜基地、弟子规公园和桃江公园等重点项目……一个个项目彰显出全南县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水的新变化。全南县珍惜每一寸国土,紧紧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严格控制城市开发强度,竭力调整空间结构,实现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循环效应。
全南县国土面积1535平方公里,从土地利用和开发空间情况来看,潜力不足。优化国土空间,科学构建空间布局已成为该县县委、政府的当务之急。然而,如何让经济要发展,国土空间带来不影响?全南县把优化国土空间列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来抓,高度重视和竭力解决耕地保护、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空间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为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产业发展格局、生态空间格局,全南县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功能定位,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注重规划功能的衔接,保持规划的连续性和约束性。县城中心老城区注重完善城市功能,适度扩大服务业、交通和公共设施空间,提升现代化城市形象;县城拓展新区进行有序拓展城市空间,统筹规划布局,扩大服务业、工业、交通、城市居住等建设空间;城乡发展区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化山水田园城市发展格局。
为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特色发展,全南县根据发展定位和比较优势,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降低土地能源强度。做到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清理闲置和加大对批而未用土地的处置力度,开展国土整治项目。同时,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技术资本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该县30多家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清理闲置土地23宗497亩,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土地开发等项目建设新增耕地1万多亩。目前,全南县工业园区已成为首批省级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单位,园区开发总面积达3500亩,入园企业总数130多家,形成了矿产品加工、机械电子、新型材料和现代化轻彷四大优势产业集聚,园区土地开发利用效率达到核心指标的考核项目。
在此基础上,全南县加强环保和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文明乡镇,形成符合功能域发展战略。该县推进县城梅子山建设,做精做靓一江两岸城市风景休闲观,建立南迳等乡镇芳香花卉基地30个,建起24个百亩以上连片的无公害高山蔬菜基地及开发“客家围屋游”“生态庄园观光”“瑶族风情村”等以绿色山水、田园风光、民俗风情为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形成城市与乡村、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还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积极稳妥地开展山、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实施严格分级分类管控。目前,该县耕地总量为15.7万亩,山林面积达19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5%,过境水达国家Ⅲ水质标准以上,生态环境指数达88.88%,列全省第六位,空气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县城城区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城区绿化覆盖面积392.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