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平台优环境 延链条促转型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08日
 |
图为近日拍摄的龙南县骏亚电子有限公司,该公司试产3个月,产值已突破2000万元。
|
|
□陈星星 特约记者李慧 文/图
近年来,龙南县坚定不移推进大开放主战略,通过搭建发展平台,延伸产业链条,优化服务环境,努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如今,该县开放型经济发展保持活力,连续8年获得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奖。自2013年以来,该县累计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40个,实际进资109.4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4147万美元;实现出口10.9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在我市始终名列前茅。
平台:高标准搭建 抓机遇升级
完善的承载平台,是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基础。龙南县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建设,全力抓好各类开放平台建设和升级。
近年来,龙南县进一步优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加快完善园区规划体系,修编了富康、新圳、龙腾等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此基础上,完善区内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先后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36个,总投资达15亿元。经过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经开区水、电、气、路、网以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公交、教育、商住、医疗等功能配套不断完善,承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发展环境优化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从2014年至今,该县新增劲德科技、绮都制衣、美雅服饰、逻辑电子等本地出口企业6家,出口企业达38家,龙南经开区荣获“2014年度全省开放平台先进单位”称号。
产业平台的进一步夯实,保障了签约项目的落户进程、落户企业可直接建厂、建成企业可迅速投产,从而加快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龙南县电子信息产业园一经规划建设,就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骏亚、班信、西多利等众多企业前来落户,使电子信息产业园里短时间内聚集了十多家同行业企业,实现了园内电路板、化工、电子组装等产业链上环节一条龙发展。“从洽谈合作到签约落户,我们只用了20天,签约后两个月内即开工建设。”骏亚电子公司经理张声用说,“项目引进快、建设快、发展快,都归功于园区的完善平台。”
集群:产业招商延链 企业发展壮链
建一个企业不难,难的是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经过多年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建设,龙南县逐步形成了稀土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轻工、食品药品等四大产业。然而,由于部分产业没有上下游配套,致使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为此,该县有意识地择商选资,开展了针对性强的产业招商,引进与四大主导产业相关联的上下游项目,实现补链、增链、壮链。勤业公司玩具产品的部分配件,原来需要到异地采购,增加了生产成本。近年来,该县先后引进了鸿辉电机、恒达包装等配套企业,勤业公司足不出园,就能完成成品生产。如今,该县的玩具出口份额占全省总额的九成以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龙南县稀土新材料产业。龙南县从当初只有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等初级加工企业,通过引进产业链相关企业,已逐步延伸出集原矿开采、冶炼分离、深加工、应用产品和科技研发为一体的产业链条,以依路玛发光材料、五矿东林、和泰新光源、拓盛高新稀土材料、锴升永磁材料、和利稀土、万宝稀土等公司为龙头的稀土深加工与应用产业已成为该县的特色支柱产业。特别是在稀土发光材料的开发利用上,随着中国五矿集团和广东广晟集团等战略投资者的成功引进,该县稀土荧光粉年产量将占全国年产量的50%以上。目前,该县已成为全国唯一拥有稀土新材料产业完整产业链条的县,正在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
服务:优化软环境 赢得好口碑
服务是龙南县开放型经济发展最大的品牌。为了让该县经开区成为客商之家、项目之家,该县在全市率先组建安商服务中心,设立了综治警务服务中心和整治优化发展环境中心,为外来投资者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提供“保姆式、零距离”服务。如今,该县自有一张企业服务清单,对该县纳税超千万、规模以上、拟上规模、成长型四类共102家企业,推行“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帮扶机制,为企业建设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零距离服务,引导企业挖潜改造、新上项目。
2001年落户龙南县的港资企业黛丽斯公司已在当地扎根十余年,对于该县的安商环境,黛丽斯公司深有体会。公司负责人李剑平介绍,近年来,针对企业劳动力紧缺的情况,该县相关部门除了到乡镇帮助招工外,还牵线搭桥联系产品外发。当前,不少纺织制衣企业举步维艰,但是黛丽斯上半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如今,这家内衣企业还计划增资扩产,使产品出口量再增加30%。
优质服务让落户龙南县的企业增强了发展信心、解决了发展难题,推动企业效益倍增。龙钇重稀土、隆南药化等11家企业增资扩产,增资金额达14.7亿元;中核晶环锆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21%,华奥塑胶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翻番,宏国科技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去年全年收入总和。今年以来,龙南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达8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