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分级诊疗重点在强基层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8日

  日前印发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明显提升,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到2020年,“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将逐步形成。

  在笔者看来,要想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让百姓就近得到高质量服务,必须千方百计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当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质资源匮乏,亟须通过对口支援、建立医联体、远程医疗等手段,促使城市三级医院优质资源下沉。长期来看,则需要通过全面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培养全科医生队伍、推动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等方式,逐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造血”功能,让百姓自觉自愿到基层就诊。

  要想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量,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比如,卫生发展和资源配置规划可以对医疗服务体系布局产生重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需要从体系布局的高度整体定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功能,继续控制三级综合医院的数量和规模,防止其无序扩大发展,从而给区域医疗资源配置结构带来不良影响。比如,基本医保支付目前占公立医院收入的六成,调整医保支付方式,将对医疗供方行为产生较大改变作用。随着报销比例的提高,基本医保对居民就医的引导作用也会逐步增强,换句话说,推进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支付制度改革也将对规范诊疗秩序产生较大作用。

  总之,基层医院如今被赋予了重要职能,但其“服务待遇低、社会地位低、人才流失严重”的现实也不容回避。为让人才真正下得去、留得住、能发展,相关部门应合理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对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患者合理选择就医机构形成有效的激励引导。根据价格总体水平调控情况,在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费用、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的基础上,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只有让医疗服务价格合理提升到位,才能使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得到尊重,也才能更好地调动工作积极性。(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吴佳佳)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