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殷国安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8日
杭州获得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的举办权,消息传来,舆论似乎丝毫没有“喜讯”的意思。这里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我们连奥运会都举办过了,亚运会算什么?二是,杭州是作为唯一申办城市获得这一权力的:说白了,舆论担心的是,举办亚运会可能只是“赔本赚吆喝”。(9月17日《钱江晚报》)
曾几何时,举办综合性大型运动会被视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象征,但越南“弃办”第18届亚运会,似乎让亚运会一下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弃办”的原因很多,经济原因或是主因。这样的事已经多次发生:第6届亚运会由于韩国首尔的临时弃办,亚洲运动会协会情急之下商请刚刚举办了第5届亚运会的泰国曼谷出面救急。由于泰国政府没有庞大预算,各会员组织开会后决定,由大家视各自的经济状况分担这次亚运会的举办经费。第8届亚运会再次遭遇主办方的弃办……看来,亚运会几乎不是“争办”而是“接办”,原因就是因为这是一桩亏本生意。
那么,杭州亚运会会不会也是“赔本赚吆喝”?这应该是我们考虑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我们不仅要算亚运会可以展示城市形象和实力的机会,不仅要看到亚运会是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动力,就是从经济账上,也应该能够保证亚运会不亏本。如果亚运会“入不敷出”,最后用空虚的“影响力”“城市形象”来抵算亏损,那其实就是人民为此买单了。
现在,官方似乎也已经明确了这一指导思想。浙江省体育局长孙光明承诺“不大兴土木、大拆大建”。一方面, 就2022年杭州亚运会而言,现有的场馆设施已基本具备条件。作为主会场的杭州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已在建设中,仅杭州市,符合国际大型赛事举办的体育场馆就有四十多个。另一方面,还会采取其他措施综合考虑亚运会的场馆设施,例如,考虑通过搭建临时场馆、租赁改造现有设施等以降低成本,倡导节俭,避免浪费;将部分赛事放在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城市,以及滨海城市宁波等地举行;三是尝试将相关赛事的举办与名胜景区、江河湖泊结合,如考虑将龙舟项目放在京杭大运河、皮划赛艇项目放在西湖或千岛湖。
不过,对于孙光明承诺“不大兴土木、大拆大建”,网友们并不买账,因为一个体育局长确实不是决定政策的人,起码需要市长作出承诺,同时更要从程序上加强监管。一是,对于整个亚运会的收支,要建立专门的预决算体系,最后专题核算亚运会的全部收支,预算、决算都应该经过人大批准;二是,所有亚运会建设的工程都应该作为重大事项,其决策程序必须经过专家论证、民主听证,最后由人大批准执行;三是加强纪检、财政、审计的监督,对所有项目和资金的使用都要提前介入、跟踪监督,最后向人民公开。
据说亚运会也是可以生财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包括直接和间接投资在内的预算超过了1200亿元人民币,带来了8000亿元人民币的GDP“进账”。杭州亚运会有一个怎样的收支计划,也应该及早公之于众,而不能由官员随意决策。这样,到最后不仅可能在经济上赔本,而且会催生一些腐败分子。老实说,政治意义吹得再大,“赔本赚吆喝”的事人民是不会满意的。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