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查查景区“成本压力”的真相

来源:东方网    作者:江曾培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0日

  国庆、中秋将至,又到了旅游的黄金时节,伴随着人们的期待,则是旅游景点的一片门票涨价声。而且,涨价的幅度大多高于国家的有关规定,即一次提价幅度不得超过原票价的30%,显得十分任性。尽管在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对河北省秦皇岛市的长寿山-五佛山与甘肃省麦积山等景区的门票涨幅违规的情况作了通报,然而并未发生应有的震摄作用,近来地无分东南西北,景区门票涨价声遥相呼应,此起彼伏。比如,绍兴市兰亭景区门票价格将上调为80元,比现价40元涨了一倍。钟祥市黄仙洞景区拟将门票价格从60调至80元,涨幅为33%,也超过了30%的上限。

  针对这一情况,近日,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开展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价格、旅游主管部门自今年9月至明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工作。两部门强调,专项整治期间,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景区,各地原则上不出台新的上调门票价格方案。这一“禁涨令”下达后,有些原本涨价的景区已改称不涨价了。看来抓与不抓是不一样的,真抓与假抓是不一样的。

  在这次专项整治中,我以为,在检查种种违规涨价表现的同时,要进一步彻查一下景区违规涨价的内在动因。许多景区所以敢于不断的任性涨价,有一个冠晃堂皇的借口,就是“成本压力”。景区的“成本”,就门票收入来说,主要承担风景名胜的保护管理以及对风景名胜区内财产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就这点来说,“压力”并不是很大的。据报道,从公布门票业务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看,门票业务的收益十分可观。比如,2014年“峨眉山A”的游山门票业务毛利率达43%,以门票收入为主的大连圣亚的毛利率达到55%,同样以门票收入为主的宋城演艺旗下的杭州宋城景区毛利率更是超过了75%。

  所以会有“成本压力”,是由于大笔的门票收入“外流”了。以湖南张家界景区公布的数据为例,在武陵源核心景区180元的门票中,除了36.5元的“资源有偿使用费”,市、区、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三级单位要提取共计51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真正用于景区的“运营维护成本”仅71元,占比不到40%。此外,市区处三级单位还提取了8元的“价格调节基金”,总计交给政府部门的费用超过了票价的一半。在安徽九华山风景区,该地的民生工程建设资金也要从景区门票收入中“挤出来”。安徽某5A级景区相关负责人透露,作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景区管委会每年需要多少经费便从下辖景区拿多少,有时并没有固定比例”。这就是说,地方政府与管理部门用“门票创收”,加重了景区的“成本压力”,使景区不得不通过持续涨价来弥补运营成本。

  多数旅游景点,都是上苍与老祖宗留给我们全体人民的,具有公益性,理应为全民所享受。维护经营好这些人民休闲的场所,属公共事业。地方政府不仅不应从提高门票价格中谋利,而且应当在经济上给以必要的支持。公共财政拨付一定的资金,使广大百姓不掏腰包或少掏腰包,就能享用这些公共资产,是提高人民大众公共福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也是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一种体现。近年来,不少地方将公园由收费改为免费,走的就是这条路。这样做,就会大大减少景点的“成本压力”。

  如今形成的“成本压力”,除了一些地方政府把景点作为“创收”的“印钞机”外,还要查一查有没有“蛀虫”在私吞门票收入。一些高速公路费收得盆满钵满,但还说收不抵支,是在亏本经营,一查,不少钱被“老虎”“苍蝇”吞去了。每天都有大把大把门票收入的景点,内中就那么干净吗?

  如果既能取消“公吞”,又能堵住“私窃”,所谓景区景点因“成本压力”而不得不涨价的说法,将不攻自破。自然,景区景点也需要注意增加经济收入,但这不能简单地依赖“门票经济”,而是要开动脑筋,设法拓展经营门路。杭州西湖景区实行免费参观,同时通过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收入不减反增,值得借鉴。管理景区景点的干部,不能安于靠门票创收,亟需发扬热诚服务与开拓创新精神。

  基于上述,我以为,在对门票价格专项整治中,要切实开展成本调查和监审,看看所谓的“成本压力”,倒底是什么回事,内中有几分真实,有没有人是将其作为遮羞布在摇?

分享:

来源:东方网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