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如何承接“七成大学生想创业”?

来源:千龙网    作者:刘健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2日

    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北京市统计局近日开展了《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及实践情况调查》和《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及求职影响因素调查》。据昨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77.2%的大学生表示对创新创业有兴趣,很有兴趣的占31.0%;有创业实践的占13.4%,有创业计划的占60.2%。(9月1日《北京日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催人奋进,让无数年轻人看到了“创客号”的帆尖;但同时,“经济下行、内需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也客观制约着创业的激情。故,越鼓励创业创新,越要立足于现实,稳扎稳进。

  创业是件好事,但创业之艰、成本之巨、风险之多不言自明。电子科大中山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创业导师黄李昌所著《木日——龙腾大学生创业成功及失败案例分析》,对该校6年来的大学生创业案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发现“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三分之一”。事实已证明,仅仅被兴趣驱动的“激情创业”,好比游弋于股市的股民——只有拿闲钱投资的人才算是炒股理财,而拿血汗钱或养命钱炒股的人无异于赌徒赌博——创业毕竟是个人能力和经济实力的产物。除此作保外,在信息更透明、融资成本较高、风险更加不确定的情况下,谁都不敢轻言“创业起跑”阶段自己“输得起”。

  毋庸置疑,没有创业就没有市场繁荣。鼓励大学生创业就更应该慎言慎行。且不论受访者数量能否代表“超七成大学生有创业兴趣”之科学结论,单从看似利好的消息而言,实际上是对创业者家庭乃至国家和社会,有着“不可承受之重”。

  尽管,鼓励创业创新政策密集出台,阻碍创业的行政审批等壁垒陆续破围,而创业形式早已从白手起家发展到融资贷款、风险投资、社会众筹等多元路径,但创业仍然是门槛极高的就业形态。盖创业是市场经济的概念,必须符合价值增值的逻辑。没有竞争力和附加值的创业产品,很难吸引市场需求;而同样,和银行贷款、风险投资一样,再好的创业扶持政策也有着风险敏感的天性——我们总不能指摘政策“扶强多于扶弱”的本能——毕竟纳税人的钱绝不会随便给一群仅有创业兴趣的初生牛犊去“打水漂”。故,无论从市场逻辑还是政策导向出发,大学生创业成功概率绝对跟兴趣不成正比。

  高呼创业口号不如夯实创业基础。一方面,在于鼓励创业同时矫正眼下大学生盲目乐观和盲目悲观的创业意识误区,这就需要政府、高校、家长共同努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创业意识——立足实际、量力而行、从小事做起;同时,从“高职生创业实践者比重也更高”的调查信息中发现奥义,在增加就业创业辅导课程上做足文章,借助“校企联姻”“校社互动”广辟模拟设计、实习实训、案例参考等培训渠道,给准毕业生更为直观且理性的创业体验,从而避免创业冲动。

  另一方面,在“就业即创业”的概念理解及“先择业后创业”的发展逻辑的共同引导下,完善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的顶层设计,从就业教育的顶层规划到职业教育的市场化对接入手,使大学生(包括年轻人)创业就业的思路和选择、计划和目标更具有现实操作性且风险可承受。

  创业虽难但未来可喜。调查发现,“有创业实践的占13.4%,有创业计划的占60.2%,创业实践者获得相关指导或政策扶持的比重高达95.5%”,说明“创客精神”已深入人心。只要政府、学校、个人各自做好足够的准备,通过务实实践、完善计划之务实之举,终能将单纯的兴趣势能转化为有价的创业经验,纵然失利一时也能赢在远期。 

分享:

来源:千龙网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