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义:扶贫“一本通”指引致富路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0日
“有了‘一本通’,就可以依据政策发展产业,早日走上致富路。”日前,崇义县长龙镇拨萃村石角组村民黄族文揣着精准扶贫扶持到户政策“一本通”高兴地说。今年,在各项政策的利导下,他流转了自己的一亩多土地每年可获租金500多元,还在家门口的基地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每月有1500多元,在政府的帮助下,正计划发展养殖肉羊,增加自家的收入。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崇义县创新工作方式,将政策汇集成册,制成精准扶贫工作“一本通”,因户施策,大力实施产业扶贫,让群众脱贫致富之路越走越宽阔。
政策落地汇集成册
“县里有哪些产业帮扶?要怎么才能享受到帮扶的政策?”为帮扶群众走好脱贫致富路,该县先后制定出台《推进精准扶贫扶持办法》《开展结对帮扶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精准扶贫产业帮扶实施办法》《精准扶贫产业帮扶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专项工作方案,各相关职能部门相继出台了教育、医疗、交通、供电、就业、旅游发展等20多个帮扶政策,众多政策的出台,给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指明了方向。经过前期的调查摸底、完善资料、确定人员后,如何让帮扶干部和贫困群众尽快找到适合的脱贫出路,政策宣传、落实成了干部群众心中的一个结。
为缩短服务群众距离,方便干部群众详细了解县内帮扶政策与具体标准,该县将所有精准扶贫工作的核心内容编印成册,汇集制成崇义县精准扶贫扶持到户政策“一本通”,内容包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就医扶贫、教育扶贫、保障扶贫等扶贫政策,还包含了发展申请及补助资金拨付流程、干部帮扶记录、年度帮扶措施等,发放到全县6500户贫困户及驻村工作队手中,让干部群众一目了然。
因户施策精准扶贫
“我准备利用后山的那片荒地种植刺葡萄,帮扶干部还帮我规划发展农家乐,有这么好的政策在手,脱贫致富底气足了。”该县丰州古亭村贫困户刘德章信心满满地说。他清楚地记得,拿到“一本通”那天,帮扶干部在他家填写个人信息资料,对着上面的帮扶政策一项项讲解。手握这样的“一本通”,他如获至宝,思考几天后终于有了主意。现在他正在干部的帮助下,忙着租赁土地。
“一本通”详细编录了每一项帮扶政策的措施,里面有详细的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申报表、发展产业项目资金补助申请表,每一名帮扶干部在帮扶过程中,可根据贫困户自身意愿,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项目,帮助贫困户按照“1+N”的脱贫方案(即选择1项致富门路,加上N项针对个人的辅助措施)找到脱贫之路,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既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又使贫困户心中有数。
“有了‘一本通’,我们了解政策更清楚,做群众工作方便多了。”长龙镇拨萃村党支书郭发焕说,“我们最近就组织本村12户有发展种植脐橙意愿的贫困户进行培训,一个电话过去,所有人都清楚了。”据他介绍,自从有了“一本通”,贫困户时常抱着这个本本翻来翻去,时不时找到帮扶或村委干部商量可以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极大调动了贫困户寻找产业发展方向的主动性。
产业扶贫风生水起
“只有吃透政策,我们的发展才能加快,明年我这100多亩的刺葡萄园就是一个生态观光园。”该县铅厂镇石底河村的长河坝产业发展带头人邓第波底气充足地说。作为村里的产业能人,邓第波走在产业发展的前列,拿着手里的“一本通”,他常给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指点迷津。邓第波对记者说:“我的葡萄园每亩都有政府的补贴,现在有10多户附近的贫困户在这务工,每人每天可享受用人补贴100元。以后发展生态观光园,有1万元的实物补助,经营正常还有5000元发展补助。贫困户在这务工,既有工资收入,又能学到技术,增强自身发展。”
该县结合自身独特的生态优势,先后确立了刺葡萄、油茶、南酸枣树、竹木种植等产业帮扶政策,同时制定旅游帮扶政策发展乡村旅游,分为油茶、刺葡萄、乡村旅游、竹木四大产业发展片区,每个产业都制定了专门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年度计划和贫困户参与发展规模,并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等模式,让缺劳动力、资金的农户可依靠土地和技术资源发展致富产业。
目前,该县已拨付产业帮扶资金637万元,3733户贫困户落实了产业发展项目,其中刺葡萄产业697户1004亩,油茶产业1575户12100亩,竹木产业680户5310亩,酸枣产业19户152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