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客家新闻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08日
近年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来,赣州通过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不断完善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打造赣粤闽湘边际区域性金融中心,金融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总量、增量、增速连续多年居周边地市和全省各设区市前列。
目前,赣州初步形成了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类金融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机构协调发展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2014年,全市社会融资总规模392亿元,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2.29亿元,占GDP比重为5.01%。截至2015年6月,全市金融业税收达12.98亿元,同比增长29.28%,占全市税收收入8.39%。金融业在赣州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有力地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赣州金融业的稳健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家部委的对口支援,以及省市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
政策支持力促振兴
赣州农发行上犹支行恢复设立,成为全国唯一被恢复的县级支行;赣州被列入全国邮储网点省内跨区域变更营业场所、布放自助设备试点地市,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试点地市之一;赣州中小银行在全省率先开展社区、小微支行试点工作,先后有22家社区支行和小微支行获批开业……
这是赣州市银行业在上级政策的支持下,先行先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具体体现。事实上,从《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来,中央、省、市金融机构就陆续出台意见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2012年8月24日,国家开发银行总行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
2014年3月21日,中国保监会出台《关于保险业对口支援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4年4月22日,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印发〈中国证监会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2014年6月17日,中国银监会下发《关于印发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实施方案(2014-2020年)的通知》。
除了国家部委的对口支援,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农业银行江西省分行、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江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等金融机构也纷纷出台政策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交通银行总行、进出口银行江西省分行、中信银行南昌分行等金融机构与赣州市政府签订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合作协议。
为对接落实《中国银监会关于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实施方案(2014-2020年)》,市金融工作局与赣州银监分局联合印发专门的指导意见,将银行业支持苏区振兴列为头等大事、“一号工程”,并梳理出十个方面20项重点推进工作,细化措施,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协调联动,全力推动政策落地。
“从去年开始,中央、省、市金融机构对赣州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这不仅丰富了赣州的资本市场体系,而且扩大了金融总量和规模,优化了金融结构。”市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边俊杰表示。
金融机构加速聚集
中信银行赣州分行正式开业,这是央企入赣的重要成果之一;保监会正式批复同意在赣州设立保监分局,这是江西省设立的首家市级保监分局,全国第二批8家保监分局之一;赣南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于2014年5月获批开业,至今交易金额已突破20亿元,这是江西省第一家、全国第9家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随着《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近年来,赣州的金融机构加速聚集,机构体系逐步健全。
赣州先后引进了民生银行、九江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落户,国家开发银行已在我市设立工作组,中国进出口银行拟派驻工作组,光大银行赣州分行、北京银行赣州分行正在筹建,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达到19家。
新入驻赣州的保险机构有华泰人寿、人保健康等,赣州保监分局已获批筹建,恒邦财险、平安养老、华夏人寿等机构已获批进驻。目前,赣州有保险业机构28家,设立县乡两级机构网点616个,基本实现中心乡镇保险服务网点全覆盖。
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和华融证券等先后入驻赣州,全市证券机构达15家,证券营业部实现县域全覆盖。全市基金管理公司16家(国有参股4家),管理基金20多只,管理规模超90亿元,新设立苏区振兴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其中,苏区振兴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为300亿元,首期规模为30亿元。全市现有要素市场3家,分别是赣南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环境能源交易所和稀有金属交易所。
在企业挂牌上市方面,毅德控股、康尔实业2家企业在海外上市,加上境内上市的章源钨业、天音控股和昌九生化,全市上市企业达5家;推动广蓝传动、永通股份、华源新材、龙钇科技、兴邦光电、海欣药业6家企业挂牌新三板,并有3家企业在审,30家企业与中介机构签订挂牌辅导协议。
在地方金融方面,今年上半年,赣州新增1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融资性担保机构。目前,全市共有融资性担保机构26家,注册资本金34.7亿元,在保责任余额61.75亿元;我市市本级、章贡区、大余、赣县、崇义、南康、宁都、瑞金、会昌分别成立了政府出资或国有控股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约26亿元,占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七成。赣州共有小额贷款公司37家,其中1家为网络小贷公司;全市小贷公司注册资本40.3亿元,贷款余额48.6亿元。
“赣州成为金融‘洼地’,得益于《若干意见》所带来的效应。近年来,赣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金融机构的旺盛需求,促使金融机构加速聚集。”赣州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说。
金融环境更加优化
政策支持的倾斜,金融机构的集聚,优化了赣州的金融生态环境,为赣州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近日,于都县金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黄石峰终于眉头舒展、喜笑颜开,因为长期困扰其业务发展的融资有了新突破。金丰小贷公司再一次通过江西赣南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融资500万元,有效缓解了目前的资金流转需求。据了解,金丰小贷公司先后5次成功在赣金所实现融资4500万元,真正解决了小贷公司自身资金紧缺的窘境。
企业得实惠,金融行业也受益。
今年上半年,赣州银行业的信贷投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银行税收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并加大民生领域信贷支持,小微贷基本实现“三个不低于”工作目标,涉农贷款保持稳定增长,全市农信社改革步伐加快。
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145.84亿元,比年初增加254.44亿元,增长8.83%;人民币贷款余额2159.68亿元,比年初增加235.7亿元,增长12.25%,存贷款增量均在全省设区市中排第2位(仅次于南昌)。存贷比为68.65%,同比提高7.36个百分点。
在保险业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保费总收入为45.59亿元,同比增长24.83%;其中产险保费收入为12.92亿元,同比增长16.03%;寿险保费收入为32.67亿元,同比增长28.68%。总赔付金额为10.12亿元,产险赔付金额为5.59亿元,寿险给付金额4.5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