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理论研究当下的中国经济问题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10日

  当前,经济运行走势分化,从深层次反映出结构调整深化、增长动力转换的阶段性特点。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尤其需要改进传统分析方法,提升认识研判能力,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新问题,而不能用老眼光、旧思维,更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经济理论和分析工具来解读和研究

  新常态下,全面看形势,辩证作分析,是制定正确经济政策的“基本功”。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了“精准分析和深入判断经济发展走向、基本特征和各方面影响,提高政策质量和可操作性”的要求,非常有针对性。面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一重大任务,尤其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新视野、新思维,提高分析研判经济新常态的能力水平,为科学决策、有效调控、掌握经济工作主动权提供强有力支撑。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实现了7%的增长,就业、居民收入、节能减排等指标持续向好,新兴产业与新兴业态增长强劲,但是工业、外贸、房地产等传统增长引擎相继减速,也引起不少担忧。经济运行走势分化,“几家欢乐几家愁”,从深层次反映出结构调整深化、增长动力转换的阶段性特点。一些传统支撑力量正在消退,同时新的力量正在成长,有些还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总体来看新旧动力转换还没有衔接到位。眼下经济所面临的下行压力,就是新动力还没有能够接替传统动力“挑大梁”的直接反映。

  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已经实实在在地发生了,由此也产生了如何认识和把握好这一转换阶段的全新课题。过去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些条件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世界经济进入长期结构性调整,新一轮产业变革融合加快;国内人力、资源、环境成本的上升无法阻挡,传统低成本优势难以维持,等等。不仅如此,眼下我们的市场主体更加多元,生产、投资、消费、就业等经济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独立性;城乡、区域、产业之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对宏观环境感受不一,对调控政策反应不一;互联网催动新的经济活动、经济现象不断涌现,但运转机制尚不完善,运营活动不够规范,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影响难以把握,也加大了经济形势的复杂性。

  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尤其需要改进传统分析方法,提升认识研判能力,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新问题。以往我们以GDP论英雄,现在就要认清发展规律,放下“唯GDP论”,在保持必要的GDP增速的基础上,分析研究GDP生产、使用、分配方式,一些结构性指标、趋势性指标有时比总量指标更重要;以往我们刺激消费,找准模仿式、排浪式消费热潮中的一些产品,进行减税、补贴就能带动增长,而现在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渐成主流,就要把握这一动向,研究适宜的消费、收入、税收政策,释放消费需求;以往我们的经济增长靠“铺摊子”,而现在则要靠“上台阶”,包括产业升级的台阶、创新的台阶,就要完善相应指标体系和创新政策,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提升研发效率水平;以往我们考察就业看全社会就业总量的多少,而现在则要研究新型城镇化和创业创新热潮带动下的就业形势新变化,看新增经济活动人口以及经济增长能够提供的新就业岗位有多少。

  需要强调的是,新常态下的经济实践生动、丰富、充满变化,我们固然不能再用老眼光、旧思维,更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经济理论和分析工具来解读、研究当下的中国经济问题。如果不注意中西方差异,不加区别地把它们搬到中国来,可能出现“西橘”变“中枳”的结果。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记住马克思的那句提醒,决不能把别国的现实在理论上的表现,变成我们手里的教条。(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平 言)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