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浩亚达投资骗局: 一家洛阳担保公司如何“还魂”上海自贸区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岳家琛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31日

    一家早在2013年底便已被强制退出担保业、连印章都被收缴的洛阳公司,却改头换面在上海自贸区“复活”后大肆开展线上线下“理财”业务,并通过精心设计的合同编织了一场投资大骗局。
 
    2015年7月20日,洛阳市公安局浩亚达案专案组发布通报,河南浩亚达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已共冻结涉案资金897万余元,追退违法所得60万余元。
 
    此时,距公安机关正式立案已过去了66天,距离案发已近百日。而据天诚会计事务所此前对浩亚达的审计结果,案件共涉及资金3.18亿元。
 
    此案爆发于4月13日,河南洛阳一家名为浩亚达的担保公司召集部分投资客户开会,董事长丁春桥突然宣布集团资金链断裂,不能继续支付投资者利息,也无法退回投资者本金。这些投资者中,多为中老年人。
 
    由于浩亚达公司后期将公司开至上海,并开展线上业务,因而涉案的投资者遍布全国各地。
 
    在整个洛阳,2011年后,随着第一家破产担保公司盛归来事发,大量担保公司相继崩盘。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截至目前就已有超过120家担保公司出事,浩亚达是其中名气最大的一家,却并不是最后一家。
 
    合同戏法
 
    走进浩亚达公司位于上海虹口区西江湾路388号写字楼的办公场所,整个楼层空无一人。印有浩亚达标志的名片、盖着浩亚达公章的协议书、鼓吹安全与诚信的宣传板,散落一地。
 
    在房间的一个角落,资金统计表、收借款凭条被撕成碎屑,连同凭据上一个个的红色手印。而房间的另一侧,是用塑料袋包裹着的黄色“有求必应”签。
 
    地上被撕坏的统计表中,有一份借款单位是上海辉煌通达理印务有限公司,项目为“通达理2期”,表中所载地点均在洛阳,表后加盖了部门主管的印章。
 
    南方周末记者将毁坏的统计表拼接完好后发现,四个洛阳营业网点入账金额总计3245万元——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这一项目合同上所载的应募金额600万元。
 
    事实上,在浩亚达事发后,关于3.18亿资金的来源和去向,成为迷局。有投资者开始将大家的合同进行逐一统计,结果发现许多项目的实际募集资金都远远超过合同上所载明的应募资金。
 
    将目前能搜集到,仅到期时间在2015年3月26日至2016年1月28日之间的合同拿到一起,共计25期涉及14家借款公司的项目。仅统计的这些项目,投资合同中注明的应募资金为1.195亿元,而据投资者统计目前自发拿出合同参与统计的,合计投入金额已达1.8083亿元。
 
    其中,“瑞雀服饰2期”投资项目,投资者拿出的合同中注明应募金额为550万元。而实际上,将目前收集到的145份“瑞雀服饰2期”合同的投资金额累加后,实募金额为2071万元。
 
    还有签订时间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19日,借款单位为上海弘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投资项目,共5期,应募金额合计2550万元,实际募资3296万元。
 
    而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当南方周末记者向上海弘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一位名为张香芬的负责人了解情况时,对方表示,该项目早在2014年10月就已结束,公司与浩亚达已经两清。
 
    南方周末记者与多家合同所写借款方企业的联络中发现,此类情况并非个案。而对这些超募资金的去向,浩亚达并未说明。
 
    不仅实际募集资金与项目应募资金不符,就是投资者手上的合同本身,也充满玄机。
 
    赵桂芝女士是上述上海弘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标的的投资者。翻开浩亚达公司与赵桂芝女士签订的投资合同,当事人由投资人赵桂芝(甲方)、转让人(乙方)、管理人(丙方)三方构成。转让人是名为张凤兰的个人,浩亚达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乙方转让人的授权代理,而丙方为安得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债权资产管理服务。
 
    根据工商信息显示,乙方和丙方两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分别为丁春桥和其弟丁春钢,张凤兰则是这两家公司的股东之一。
 
    所谓转让人,按照浩亚达业务员向投资者的解释,即为所有投资者的代表。投资者先将钱款打入作为“转让人”的投资者代表,然后由代表将所有钱款打给借款企业。
 
    投资者收到的到账确认书亦写明,收款人为张凤兰个人。
 
    “即,张凤兰个人吸收了投资者的资金,并委托浩亚达代理。而一旦出现问题,则由安得保负责担保赔付。”一位法律人士分析。
 
    据公司董事长丁春桥此前向洛阳市金融办交代,出现资金紧张,难以给群众支付利息、兑付本金等情况,是由丁春桥实际控制的安得保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和安得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融资中介,为借贷双方提供担保,采取债权转让、债权收购等模式进行运作的业务。
 
    工商信息显示,位于洛阳的安得保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2日;位于上海的安得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18日,法定代表人均为丁春桥之弟丁春钢。
 
    南方周末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向经手此案的一位法律人士询问,该人士分析:按照合同,虽然普通投资者一直都是在和浩亚达打交道,但浩亚达只是一个投资者“代表”的代理,出现问题,提供担保的是丙方。依目前的情况看,丙方安得保是否真的接手债权、资产等都是未知数,而且安得保并无实际运营和资金,很可能就算判决赔偿也难以执行。
 
    2015年5月14日,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经侦支队对此立案,洛阳警方随后也正式立案。投资者亦向上海法院反映情况,相关法官建议直接与公安机关联系,并拒绝了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
 
位于上海虹口足球场旁的浩亚达办公室,是其在上海唯一一个真正的办公场所,目前已经空无一人,一片狼藉。 (岳家琛/图)
 
    “胆子越来越大”
 
    早年的浩亚达曾经在洛阳当地颇有口碑。
 
    南方周末记者拿到老板丁春桥的名片,可以看到其除任浩亚达董事长外,还有着众多光鲜亮丽的头衔:洛阳市西工区政协常委、洛阳市信用担保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浩亚达系最初成立于河南洛阳,丁春桥系洛阳人。河南浩亚达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于2006年10月注册成立,是洛阳第一批发展起来的担保公司。
 
    据多位浩亚达曾经的高管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成立之初的四年,浩亚达经营规范,老板丁春桥亦十分诚信。作为担保公司的浩亚达,从不直接接手投资者的资金,而是在投资者和借款方之间充当牵线搭桥的角色,以收取服务费盈利,并抵押借款方相应资产作为担保。在这样的运营下,浩亚达生意越做越大。
 
    转折发生在2011年。据离职高管谢乐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这一年放出去的多个项目最终产生了约9000万元的资金漏洞。
 
    也正是2011年前后,多位曾经和丁春桥一同创业的高管相继离职。一位曾经的高管表示,离职的原因是老板丁春桥资金运作的胆子越来越大,不敢跟着做下去了。
 
    随着公司管理层的更换,经营方式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亦是这一年,洛阳安得保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此后签订的投资合同中,浩亚达和安得保的公章均同时出现,分别为授权代理人和担保资产管理人。该公司在随后浩亚达的合同戏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丁春桥在事发后与维权代表见面时亦公开回应,公司在2012年时就已出现资金问题,长期以来依靠“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进行弥补。也就是说,投资者投资的款项并不一定全部按照协议上的规定去向借款方,而是汇入了浩亚达的资金池,另一头连接着项目公司。
 
    而上述情况,普通的投资者当时并不知情。因为当时,浩亚达铺天盖地进行形象宣传和包装,丁春桥个人和公司也获得一系列官方荣誉——由洛阳市工信局、发改委、西工区政协等部门颁发给浩亚达公司或老板个人的“2013洛阳最具影响力企业领袖”、“2014年度优秀政协委员”、“洛阳市优秀担保机构”荣誉称号。
 
    据洛阳一位广告从业者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2012年,洛阳担保行业出现问题,遍布于洛阳市大街小巷的担保公司宣传广告一夜之间悉数撤下,唯有浩亚达的广告依然随处可见。
 
    对于浩亚达投资担保问题,洛阳市金融办也在公开回应中表示:按照市里统一要求,该公司于2013年12月27日已在《洛阳日报》及《洛阳晚报》进行公示,拟退出担保行业。
 
    洛阳市金融办还表示,2014年1月24日,洛阳市西工区工信局按照监管要求已收缴该公司印章,因该公司涉及债权追讨问题,至今未办理工商注销手续。
 
    转战上海
 
    为了继续开展业务,丁春桥把阵地挪到了上海滩。
 
    印章被收缴的前一日,即2014年1月23日,丁春桥在上海注册成立了浩亚达(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随后,丁春桥在上海又分别于2014年5月26日和2014年8月18日注册成立浩亚达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安得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浩亚达公司原先在洛阳开展的业务2014年8月以后也改用上述两家上海公司的公章开展。
 
    根据工商注册信息显示,以上三家在上海注册的公司,地址均在上海自贸区内,登记机关为自贸试验区分局。
 
    然而,根据南方周末记者在上海自贸区调查的结果,上述所有注册于自贸区的公司,均为空壳公司。所载街道门牌号地址或干脆子虚乌有,或为早已废弃的工厂,或为其他公司地址——所载地址目前的公司证实,五年内该处都没有其他公司存在。
 
    转移到上海其实早有端倪。2013年12月3日,丁春桥在上海虹口注册成立了上海浩亚达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目标指向线上。这家公司所在的办公地是浩亚达在上海唯一一处办公场所,其余几个上海公司的实际业务开展也在这里。
 
    正是在这里,浩亚达的线上产品——浩亚达e金融诞生。投资者需要首先注册并绑定浩亚达e金融的账号和汇付天下账号,并通过汇付天下打款给浩亚达。本次事发后,浩亚达线上的投资受害者遍布全国各地。
 
    据一位线上投资者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线上从第149期开始,发生崩盘,上海警方事发后已经介入。
 
    打开浩亚大e金融的项目列表,这些产品平均年化收益为9%左右,高者可达13%,同时在线上和线下发售。最近的投资记录发生在2015年4月30日16时33分,投资产品为抵押宝第152期。
 
    而对于投资标的介绍及抵押物信息,表述却非常模糊,为“江苏某企业”、“某物业一幢”等。
 
    蹊跷的是,直到2015年4月份,上海方面公司还在前程无忧等网站上发布了大量人员招聘,颇有一副大干事业的样子。然而5月初有传闻爆出,浩亚达的线上产品——浩亚达e金融,也爆雷了。5月8日,《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证实了上述消息。
 
    穷途末路
 
    就在4月份事发前后,浩亚达还在上海完成了一系列动作。
 
    洛阳浩亚达资金链断裂,无法兑付投资者本息前夕,浩亚达老板丁春桥以一个亿的注册资本成立了上海浩亚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注册公司地址仍旧是上海自贸区内一座早已废弃的厂房。
 
    与此同时,曾经的旧公司,名称、股东、法定代表人,均在短时间内进行了变更。
 
    4月28日,上海浩亚达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浩亚达e金融)名称,变更为上海鹭鳞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4月3日,一家名为上海鹭鳞投资有限公司的企业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一个陌生的名字汤丽雅。这家公司取代原来的丁春桥等三人,成为上海浩亚达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股东。
 
    这家看上去没有一点浩亚达色彩的公司,其注册地址却与刚成立的、董事长为丁春桥的上海浩亚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奇地相似。地址亦均为虚假。
 
    就在另一个金蝉脱壳的故事正在发生之时,投资者选择了报案,依靠警方力量进行解决。
 
    在洛阳,经大量投资者证实,3月中下旬以后,到期的合同就已经不能按时兑付了。但是直到3月26日,浩亚达仍在大量吸金。
 
    当日,合同编号为“王俊武3期”的投资项目,合同所载的借款本金为400万元,实际上,根据后期投资者签订的合同统计,该项目募集的资金逾1200万元。
 
    另据丁春桥本人曾经表示,4月13日宣布资金链断裂时,浩亚达公司账户仅有寥寥数万元。
 
    与大量资金去向不明的同时,浩亚达公司给出的办法是建议投资者对接其债权资产包。
 
    在浩亚达发布的债券资产处置公告中,涉及的债券资产包括河南昇扬硅业发展有限公司、郑州鸿盛商贸公司等。但据投资人实地了解后反映,其债权资产尽是多年前的呆坏死账,或产权不清,或经法院多次判决无法执行。
 
    浩亚达专案组2015年7月20的通报中也提到,涉案房产共147套,但并未提及资产的质量状况。对于丁春桥等涉案人员状态,通报中使用了“刑事强制措施”来描述。

分享:

来源: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