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8月成立以来,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重庆兴农
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农担保”)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让业内人士刮目相看。
截至2015年6月,兴农担保体系实现在保余额190.14亿元,累计担保融资424.86亿多元;在保项目中涉农担保
贷款余额127.03亿多元,占在保余额的66.8%,涉农担保业务市场占有率接近80%,稳居全市第一。
“3年多来,我们累计盘活农村‘三权’资源160多万亩,为近2万户企业(个人)提供了融资担保服务,带动了近10万名农民增收致富,有力促进了统筹城乡发展,受到各界好评。”在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壮涛看来,这些成绩是几年来集团公司党委始终牢牢抓住“站位全局、服务中心”的党建工作主题,把推动和促进深化农村
金融改革,盘活“三权”资源,服务“三农”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生命线,抓好党建促发展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总揽全局 用远景规划引领发展
集团公司监事长、党委副书记吕明良介绍,成立之初,兴农担保集团公司党委领导班子结合当时国家和重庆
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借鉴国内外担保公司的先进经验,顺应金融产业和担保行业的发展规律与趋势,研究制定了重庆兴农融资担保集团未来5年的基本定位与发展目标——在“大”字上做文章,走资本扩张之路;在“强”字上有作为,走核心竞争力提升之路;实施资本扩张战略、特色经营战略、品牌发展战略、成本控制战略和创新发展战略“五大”工程,畅通“三农”融资渠道,降低“三农”融资成本,加大“三权”资源价值发现和资产收储力度。
兴农担保党委明确提出,未来将通过5年的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涉农担保集团。
一系列远景目标的制定,让兴农担保全体员工形成了统一的思想,提升了发展动力,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围绕中心 以实际行动服务“三农”
在实际工作中,兴农担保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市区共建,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统筹管理,两级联动”思路,分别在涉农区县组建担保公司,构建起伞形担保体系,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据悉,经过3年多的发展,兴农担保集团公司成功打造了“1+26+4”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市兴农担保公司为主体,组建了26家区县公司、4家配套金融子公司,形成了以融资担保为主业,综合价格评估、资产管理、网络金融与小额信贷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集团。
在大足的枇杷园、酉阳的青花椒产业基地、渝北的“家庭农场”、梁平的金银花种植地……处处活跃着兴农担保集团党员干部和普通员工们忙碌的身影。根据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不同定位,兴农担保体系累计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融资200多亿元,重点支持“两翼”地区发展节水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特色效益农业与环保产业;累计为城市发展新区融资90多亿元,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其支柱产业成长。
近年来,兴农担保还推出了“园区统贷”、“农户联保”、“巾帼农场”等业务品种,推广了“土地收益担保”、“青年创富通”、“商会统贷”等创新
产品,盘活农村“三权”资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转变作风 建忠诚干净实干队伍
“立足岗位作贡献,创新发展当先锋”党内主题活动,创先争优“业务之星”、“服务之星”评比,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征集,“党风廉政建设讲座”……为进一步提高员工思想认识,增强纪律观念,转变工作作风,从2014年9月开始,兴农担保集团党委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强纪律、转作风、树形象、促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近年来,集团公司各项事业取得了明显成绩,担保业务迈上新台阶。但越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更不能松劲。”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昱表示。
今年1月13日-15日,集团公司扎扎实实用了3天时间召开“强纪律、转作风、树形象、促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党委会。会上,集团公司各部门、各子公司轮流进行对照检查,查找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落实措施。
当前,兴农担保正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讲好7次专题党课为抓手,以抓好12次专题学习为载体,用扎实有效的举措,不断抓实抓好党建工作。集团公司党委认为,通过认真组织学习、集中开展培训、积极搭建载体、深入查找问题,广大干部员工经历了思想的洗礼,工作中展现出来的作风和精神面貌随之提振,纪律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全公司形成了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发展氛围,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助推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文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