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创新是“第一动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1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是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判断,对于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增长动力转换,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发展具有乘数效应。当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再以粗放消耗资源方式、走规模扩张发展道路,把全球现有资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转变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象上是增长减速换挡,但从本质上说是发展动力的转换和重塑。创新水平上来了,动力就充沛,发展才可持续。从更大范围看,创新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世界各国都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创新。机遇稍纵即逝,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在群雄逐鹿的赛场上,如果不抓住“第一动力”,就会陷入被动局面。

  抓住“第一动力”,最根本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总体上说,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我们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创新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当然,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创新”,不是单打独斗,不是排斥学习先进,而是要更加积极地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主动参与或主导创新“新赛场”规则的制定,在合作共赢中实现弯道超车。

  抓住“第一动力”,最紧迫的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尤其要破除不利于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障碍。要通过改革拆除制约一切创新的制度樊篱,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把纸上科研转化为实际应用,把实验室样品转化为市场产品,让那些创新“盆景”、“花瓶”变成真真正正的产业风景。

  抓住“第一动力”,政府要更好发挥作用。湖北、山东等地发放“创新券”,支持创新;四川等地为鼓励大学生创新,部署建立高校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这些探索十分可贵,要认真研究总结。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动起来,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企业更要摆脱“吃快餐”的心态,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在创新上舍得花本钱、下气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平言)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