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将每一个创新细胞都激活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连洪洋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14日

  当前的中国大地上正在掀起创业创新的大潮,无数年轻人投身其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一位国内资深天使投资人评价说,2014年是中国历史上创业和创新气氛最热烈的一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2015年我国创业创新将进入“黄金时期”。

  如果说,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等措施是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减法”,提供创业平台、资金扶持等举措则是“加法”;如果说,国务院频频出台的激励政策是顶层设计,地方政府纷纷推出配套措施则是地方行动。加减齐做、上下联动,数把“火”烧旺创新创业热潮,诸多利好将创业者每一个创新创业细胞都激活。科技部统计显示,目前,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已超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仅北京市各类孵化机构超过150家,入驻企业超过9000家。省市也出台相关政策,将大政方针细化、落地。

  随着为大众创业所创设的软硬件环境正在逐步推进,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将“拎包创业”作为外部建设目标,创业“高速公路”越修越宽,创业快车能否一马平川,关乎意愿,更关乎创新。创新与创业犹如车之双轮,创新“跛脚”,创业就走不稳、走不快、走不远。以高校毕业生创业为例,有统计数字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不足2%,创业成功的几率更是在10%左右。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率偏低,除了经济实力、创业经验、外部环境等,创新不足应是最大“硬伤”。一位天使投资人曾说,我每天接触的大学生项目非常多,坦率地说,95%是没有创新的。

  创新,体现在产品上,是一种技术;折射在精神上,是一种意识。而且,创新意识远比创新技术更重要。作为技术层面的创新,社会需要创新创业教育。譬如,瑞典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内容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通过大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游戏,使学生们从小就对创新、竞争、成本及利润等重要概念产生兴趣。全员参与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创新精神成为社会推崇的一种价值理念,也为社会培养了创新创业后备军。没有创新人才,创业就是无源之水;没有创新教育,人才就是无本之木。重视对大众创业政策、资金扶持的同时,智力开发亦当等量齐观。

  作为意识层面的创新,吁求教育体制深化改革。一个社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集中在25~40岁年龄层面的人群,这一人群创新能力不足,就会波及整个社会的创新水平。因此,现代教育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求异思维与创新能力,从大纲、教材、方法等整个教育流程保障,但在有求同思维偏好的传统填鸭式教学、应试教育中长大的孩子,创新意识没有得到很好保护,创业能力没有得到很好激发,从学校毕业后,还要花很长时间去了解、适应、融入社会,遑论创新。创新意识、能力的养成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涉及教育系统工程调整,比给创新创业以扶持政策、资金更考验智慧与恒心。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是一场经济变革与社会试验,更是一种意识修正与精神改良,大众从中滋长的创新精神,对社会、对未来,远比其经济价值更加珍贵。

分享: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