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9日
朱慧卿作
2万多吨工业用盐,在一个七八平方米的小作坊里,通过一台分装机就改头换面被包装成了食用盐,其后被运往北京、江苏、天津、河南、河北、安徽、山东等7省市销售,这样一条非法产业链运行长达7年才被发现。江苏泰州警方日前破获的一起假盐案令人震惊。门槛低、成本低、利润高,是假盐流入市场的根本原因所在,这一假盐案暴露的问题值得警惕。为此,应完善工业盐生产、运输、使用环节的全流程监管,并要求生产企业建立健全相关生产、销售台账记录,防止工业盐违法进入食盐市场。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时 锋)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