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莫以单纯产业化思维搞扶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6日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投入力度。但在少数地区,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效果,一些扶贫项目不接地气、事先没有周密计划,只管把资金投出去就完成了任务,成效如何反倒不被重视。

  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与扶贫开发不精准相关,更为关键的还在于很多地方用单纯产业化思维搞扶贫工作,却忘记了扶持谁、扶什么、怎么扶,难免使扶贫工作走了样。

  从政策设计看,目前的产业化扶贫项目,是由企业申报和组织实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又以企业报账的形式直接拨付。如此一来,到户补助资金往往成了问题,弄虚作假、暗箱操作时有发生。一些企业单纯以追求利润为主,把扶贫项目和资金投给企业,再由企业去扶贫,效果大打折扣。

  从现实情况看,贫困县发展根基弱,农户欠缺掌握科技知识的能力,思想观念亟需更新,以致种养业等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同时,贫困县的龙头企业规模偏小,辐射面不宽,管理生产方式落后,技术含量低,盈利能力不强,参与项目建设的农户与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缺乏有效沟通和对接,也尚未形成规范、完善的“公司+基地+农户”、“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上述现实情况的存在,造成产业化扶贫项目先天不足,后劲又乏力。

  因此,不能以单纯产业化思维搞扶贫。相关部门必须研究市场、深入了解农村实际,让扶贫项目走下去,让扶贫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用,也让农民对扶贫工作充满信心。(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忠德)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