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作者:蒋为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1日
2015年度在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股票市场却以这边风景独好的气势迎来了所有人的关注。上证股指由2014年的2100点不到自此不断冲击高位,直至2015年六月站上了5000点大关,股指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上涨了近150%,这在全球股市中均是非常罕见的现象,多方甚至预言上证指数将在今年冲击8000乃至10000点。一时间在中国的各个角落,不同人群均讨论着这个共同的话题,股票也成为大家之间相互见面寒暄的热门主题,仿若人人炒股的时代又已经到来。大量股评节目、股评专栏、炒股小组又重新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而这一场景自2007年已经从中国消失了整整八年。
就在大家沉醉在这个仿佛只赚不赔的美好时代里时,上周一周上证指数跌幅达到6.37%,特别是上周五,沪深两市又一次迎来暴跌,跌停的个股多达2000只,沪指跌幅达7.40%,深成指跌幅达8.24%,创业板跌幅达8.91%,创业板跌幅也成为A股历史上最大单日跌幅。中国股票市场一时间陷入到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非常巧合的是,上周六央行紧急下调利率并实施定向降准,这一举措被广泛理解为救市之举。但之后的故事却并不如人意,本周一的股市却并未如当局所预期那样阻挡股市下挫颓势,周一上证呈现高开低走,前段一度下跌7.6%,最后收跌3.3%,至4053点,创下今年4月中旬以来的低点。市场恐慌情绪愈演愈烈,社会上对政府更多的救市预期也是越来越强烈。
虽然现在断言中国股市到底是真的走到拐点还是又只是一次暂时调整还为时尚早,但针对此次股市的行情进行反思仍然是必须的。怕就怕,在哪里摔倒,爬起来后还在哪里摔倒。这次股市的行情经常被与2007年的大牛市进行对比,尽管两次牛市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区别,但不管是股民还是政府显然似乎都没有从之前的教训中吸取太多的经验。我们这篇文章试图从此次牛市的背景、特征来对中国股市做一次深入的剖析。
此次牛市最大的特征就在于来临的莫名其妙。自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就开始趋缓,尤其到了2014年经济增速的压力就变得越来越大,到了2015年经济下行的压力空前,一季度GDP增长率更仅为7%,创下近六年来最低点,之后经济增长也没有体现出任何将要复苏的迹象。就在市场环境如此黯淡的情况下,中国股市就莫名其妙的大涨起来,直至今日也没有人去追问此次股市大涨的基础在哪里。中国股市自此已经变成了完全脱离实体经济的一项全民游戏。大量中国股民已经完全不考虑这家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如何,盈利前景如何,完全将自己的身家全部投入到一家完全陌生的企业当中,尤其是对于创业板市场体现的最为彻底,这即使放在全球来看也是一项奇观。
即使以1984年算作新中国股市的起点,中国股票市场也已经磕磕绊绊的进入了第三十二个年头。中国有句老话,人三十而立,但中国股市虽然经历了很大的发展,但却仍然无法让人称之为成熟,更难以称其为到了而立之年。经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国股市仍然没有褪去政策市的浓厚色彩,中国股市受到政策的影响太大,以致上市公司与股民都已经丧失了独立行走的能力。就拿本次股市行情中最为显眼,被誉为“中国神车”的中车而言,南车北车合并启动时的股价不过4元左右,但却因两家公司合并的政策而脱胎换骨,最高价被炒至40元左右,而又在4月之后一泻千里,跌至如今的16元左右。我们暂不论国企合并的争议,但就合并而言,两家公司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如果不是炒作、投机与非理性行为,实在无法理解为何股价出现如此大的反应。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大量股民开始寻找谁是下一架“中国神车”,这也充分反映出中国股市目前尴尬的境地。
在经济学原理中,股票的出现其宗旨在于通过市场的融资方式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从而帮助优势企业成长,淘汰落后企业,股票的价格应当围绕其公司未来的价值而波动。但目前中国股市远远偏离了这一目标。如果单从融资角度来看,中国股市确实引导了大量资金进入到实体经济,但若从配置是否有效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就很难对此作出判断了。我们看到一方面是股市融资的火爆,但另一方面我们却看到企业实际投资的低迷,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连续出现下降,对于这一反差也很难说明其改善了中国资源的配置。股市是否能够合理配置资金,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在于其股价是否能够反映其公司价值。而如今中国股市显然已经偏离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也没有人关心企业的市盈率到底是多少。至今年六月,沪指剔出银行股后的市盈率中值约为58倍,而这一指标即使在2007年泡沫时期也只有36倍,显然中国上市公司的价值被过度夸大了。我们很难说这是一个正常的价格。股票的价格最终要由上市公司创造的价值来弥补,但对其过高的预期最终仍然要由投资者自己来负担。现在中国股民只看到股票价格上涨但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么高的价格最终要由谁来埋单,而故事的结局只能是自食其果。在中国股市没有彻底转型前,我们很难期待这样的股市会助力中国经济转型,而其却很有可能成为宏观经济的火药桶。
此次股市呈现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在于换手率过高、股票价格波动过大。一方面,换手率过高是中国股市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若以某一时期内成交股份的总价值除以该时期内的平均市值定义换手率,2013年中国股市的换手率在180%以上,远超美国和欧洲国家居世界第一。而此次行情带来的换手率更是到达一个高点,换手率的居高不下也成为此次行情的重要特征。换手率高充分表现了投资者对股市的期待更多的在于短期内股票的涨跌,而对企业成长价值的漠视,从而造成中国股市充满着投机的气息。另一方面,此次行情的一个特征在于股票价格波动率大。虽然自2014年中国股市持续上扬,但在上扬过程中股票价格的波动幅度始终过大,即使在一天之内股票价格也经常呈现大幅度的震荡。这一现象表现出在股票上扬过程中,投资者之间对于市场前景并没有形成一致的预期,往往出现预期不一致的大幅度震荡。这一预期不一致的关键问题在于股市缺乏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撑,从而导致市场各方对前景的看法很难相同。换手率过高与波动过大的中国股市也充分体现出中国股市在目前的不成熟问题,在震荡如此剧烈、换手率如此之高的如今,我们很难想象其能够维持实体经济的稳定。
此次行情背后还有一种声音,他们认为中国股市可以先上扬,然后在随后的实体经济中形成支撑。这种言论要么是对于未来实体经济增长过度乐观,要么是对于股市存在的风险存在漠视。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很难断定中国经济一定能在二季度实现触底,在三季度实现反弹。无论从国内需求还是从国际经济形势来看,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非常大。央行多伦的宽松货币政策都效果不佳,很难预期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会短时间向好。如今股市已经高企,如果中国经济形势未能支撑如今的股票价格,股票市场中所蕴含的社会与经济风险都是我们难以承担的。如果中国股市再重新跌回原先的2000点,但此时的2000点早已不是曾经的2000点。其中蕴含了太多的财富破坏,而其中包含了太多散户资金,中国股市散户比重仍然是全球最高的经济体之一。或许我们能顶住金融风险的压力,但社会风险也是难以承受之重。因此,面对股票市场,股民们,政府们,都请谨慎再谨慎,小心再小心。
此次股市价格的高涨背后同样不乏政府的身影。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记者会上所言,股市资金也是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我们最终看一看股市资金大量洗刷了国有企业与亏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但这确是以居民存款为代价的。缓解企业亏损虽然可以有助于银行违约贷款的降低,但其中所蕴含的社会风险不应当被漠视。中国股市不仅是散户群体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而且中国的股民成分颇为多样,此次行情的股民更是分布在公司职员、公务员、退休老人甚至学生当中,股票中混合的杠杆成分更是极具危害性。股市一旦波动过度,对这些群体极易造成影响。因此,在股市决策过程中这些群体所面临的风险便被无形的放大了。中国股市目前所蕴含的风险远远超过了房市,应当为政府密切关注。
我们不管央行此次降息降准的真实用意如何,但其对股市的影响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之后不管金融部门救市或是不救,或是如何救,都改变不了中国股市被高估的现实情况。上市公司价值终归会回到市场公允价值,这是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的。因此,政府部门更应当思考的是等到股市最终回归到其真正价值时,究竟该如何面对这虚增的价值与泡沫。在中国经济遭遇困难的时候,将目光集中到实体经济才是真正的药方,股市的繁荣不过是一时的海市蜃楼。目前而言,与其说其缺乏资金,不如说其实缺乏投资机会。我们发展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虽然是好,但最为本质的问题是大众在哪些领域进行投资,到底市场投资机会有没有实质性的改善。政府制定了很多宏伟的发展计划,现在缺的不是计划,而是尽快将一带一路,尽快将发展计划中的改革措施以不打折扣的方式进行落实,尽快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市场环境,这才是引领中国经济实现复苏与转型的根本举措,还请不要再过度透支中国股市。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