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郭永明 廖福玲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6日
图为赣州银行银河支行的工作人员在教市民如何识别假币。(资料图片)
吴书梅 摄
赣州市地处珠三角、厦漳泉地区的直接腹地,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同时又是革命老区,经济欠发展地区,民众金融知识掌握不足。面对严峻的反假形势,我市结合自身条件,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反假标准化机制,在2013年率先启动反假货币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使反假货币实现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城乡居民防范假币的意识和识别假币的能力,构建安全和谐的人民币流通环境。今年5月,市政府出台《赣州市反假货币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我市将通过建立一套标准化反假货币工作体系,把赣南建设成为反假货币标准化示范区,建立反假货币工作的“赣南模式”。
1
打造反假货币的五个标准化
“为了推进反假货币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我市强化规范,实行反假货币五个标准化,包括组织体系标准化、站点建设标准化、响应处置标准化、培训宣传标准化、服务保障标准化。”日前,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在组织体系标准化方面,市政府制定并下发《赣州市反假货币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对全市反假货币工作的推进进行了总体布置,明确了各成员单位职责,形成反假货币新格局;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制定下发《赣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反假货币工作量化考核办法》,按年度对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反假货币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从而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对假币的堵截能力,净化人民币流通环境。
为推进站点建设标准化,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进一步加强反假体系的组织工作,依托各级政府建立的现有的标准化市民社区服务中心、农村服务站和银行服务网点,建立长效稳定的标准化反假货币工作柜台。标准化反假柜台采取统一的柜台标志、统一的柜台布局、统一的软硬件配置、统一的工作人员安排、统一的工作职责流程、统一的考核奖惩制度,做到全市反假站点配备的“六统一”。
在响应处置标准化方面,我市通过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收缴假币信息快速移交管理办法》,对信息报送人员、报送内容、报送时间进行了规范。同时,通过构建跨部门工作机制、设计假币信息归集筛选可疑信息分级制度、强化银行网点和反假工作站报送义务和考核,建立假币信息快速筛查处理机制和警银直连工作机制,有效实现了银警假币信息资源共享,提升了处置效率。
此外,我市还推动了培训宣传标准化和服务保障标准化,包括培训师资规范化、培训资料的统一化、培训形式体系化、宣传方式分类化和规范了业务流程、加大现金清分力度。
2
凝聚合力提升反假货币成效
“在建设反假货币标准化示范区中,我市突出了地方政府主体作用,反假工作效能大幅提升;构建了快速反应机制,反假工作打防体系进一步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用凸显,人民币流通环境全面净化;调动公众协同参与,社会反假意识全面提高。”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的相关负责人说。
在人民银行和公安等部门的主导下,我市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假币案件监测和响应体系,各联席成员单位加强了沟通交流,实现了反假货币信息即时通报,形成了部门联动、快速反应,有效助推警方破获系列假币案件,反假货币水平明显提升。2014年,我市公安部门共缴获假币11.68万张(枚),金额158.58万元,公安收缴假币金额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收缴量的78.03%。
同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人民币净化工程推进力度,提前完成了现金全额清分和冠字号码查询工作目标,工、农、中、建、邮储等大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部配备了中型以上清分机,辖内取款机、存取款一体机对外支付现金清分比例达100%,实现了冠字号码查询功能,并完成了分类贴标。调查数据显示,市场流通货币整洁度50元、100元面额在95%以上,50元以下小面额现金在90%以上,居民对货币流通满意度在90%以上。
通过广泛的反假宣传、培训,我市充分发动群众,发挥了社会公众在反假货币中的协同作用。2014年,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月”等主题,我市先后开展了30余场特色反假宣传,向公众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4万余人次;人民银行辖内各县支行共举办培训班22个,培训农民反假币能手300多人;社区居民人民币识假率在90%以上,农村居民人民币识假率在80%以上,全市金融机构网点实现了假币零误收。
3
努力建立反假货币的“赣南模式”
在《赣州市反假货币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中,我市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把赣州建设成为反假货币标准化示范区的目标,并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为形成反假货币整体合力,《赣州市反假货币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强调了人民银行和公检法部门在反假工作体系中的主体作用,突出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反假工作体系中的主力作用,并要求宣传、教育、文化、工商、交通等成员部门齐心协力、因地制宜配合开展人民币反假工作。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程序,加大反假货币经费投入,继续完善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站(点)建设,强化反假货币知识宣传。”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的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履行反假货币工作职责,做好反假货币宣传、培训和假币堵截工作。公、检、法等部门将加大打击制贩假币犯罪行为力度,大力开展人民币反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宣传部门将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推动新闻媒体加强反假货币正面报道和普及假币识别的基本知识,为人民币反假工作提供良好环境。财政部门将建立反假货币工作专项经费,将反假货币办案经费、农村反假货币设备支出等反假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对重大假币案件侦办、查处给予经费保障。
相关链接
识别人民币纸币真伪的方法——
“一看、二摸、三听、四测”
一看:
1.看水印: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纸币的固定水印位于各券别纸币票面正面左侧的空白处,迎光透视,可以看到立体感很强的水印。100元、50元纸币的固定水印为毛泽东头像图案。20元、10元、5元纸币的固定水印为花卉图案。
2.看安全线:第五套人民币纸币在各券别票面正面中间偏左,均有一条安全线。100元、50元纸币的安全线,迎光透视,分别可以看到缩微文字“RMB100”“RMB50”的微小文字,仪器检测均有磁性;20元纸币,迎光透视,是一条明暗相间的安全线,10元、5元纸币安全线为全息磁性开窗式安全线,即安全线局部埋入纸张中,局部裸露在纸面上,开窗部分分别可以看到由微缩字符“¥10”“¥5”组成的全息图案,仪器检测有磁性。
3.看光变油墨: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和50元券正面左下方的面额数字采用光变墨印刷。将垂直观察的票面倾斜到一定角度时,100元券的面额数字会由绿变为蓝色;50元券的面额数字则会由金色变为绿色。
4.看票面图案是否清晰,色彩是否鲜艳,对接图案是否可以对接上。第五套人民币纸币的阴阳互补对印图案应用于100元、50元和10元券中。这三种券别的正面左下方和背面右下方都印有一个圆形局部图案。迎光透视,两幅图案准确对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古钱币图案。
5.用5倍以上放大镜观察票面,看图案线条、缩微文字是否清晰干净。第五套人民币纸币各券别正面胶印图案中,多处均印有微缩文字,20元纸币背面也有该防伪措施。100元微缩文字为“RMB”和“RMB100”,50元为“50”和“RMB50”,20元为“RMB20”,10元为“RMB10”,5元为“RMB5”和“5”字样。
二摸:
1.摸人像、盲文点、中国人民银行行名等处是否有凹凸感。
2.摸纸币是否薄厚适中,挺括度好。
三听:
通过抖动钞票使其发出声响,根据声音来分辨人民币真伪。人民币的纸张,具有挺括、耐折、不易撕裂的特点。手持钞票用力抖动、手指轻弹或两手一张一弛轻轻对称拉动,能听到清脆响亮的声音。
四测:
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和专用的仪器来分辨人民币真伪。如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票面线条清晰度,胶、凹印缩微文字等;用紫外灯光照射票面,可以观察钞票纸张和油墨的荧光反映;用磁性检测仪可以检测黑色横号码的磁性。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