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托起新城市的建设梦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5日

 

    樱花公园一角。     张国珑 摄

    干部职工在开展拓展训练。

 


    □谢瑞年  刘志坚  记者徐金侦 文/图

    盛夏来临,高温似火。

    和这天气一样滚烫的还有一老表的思乡恋乡爱乡的深情。

    老表名叫谢文凯,赣县储潭镇人,离开家乡近10年。今年“五一”期间,谢文凯携妻儿老小回到赣县,开车在樱花公园、城南新区和城北大道转了几圈。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就是他魂牵梦绕的家乡。

    往昔的土坯房哪去了?

    外婆家那口可以钓鱼的小池塘怎么不见了?

    那条摔了他不知道多少次的泥泞小道怎么变成了六车道了?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世界变化快。”

    谢文凯哼着小曲,开着汽车,轻点油门,穿过赣南大道,向自己的老家储潭镇驶去。

    和谢文凯有着同感的人不少。赣县,变化快、变化大,城市变大了,变美了,还变文明了。

    近几年,赣县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一座特色鲜明、充满活力、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富有魅力的客家新城在贡江河畔崛起。

    这美景,离不开赣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赣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

    有数字为证:

    截至去年12月底,赣县新增县城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达20.6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0.6万人,达28.8万人,其中县城人口达18.5万人;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达47%。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3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433公顷,绿地率达35.93%,绿化覆盖率达41.08%;新建改建城市道路9条,共19.3公里。

    2014年,赣县旅游接待人数达182.6万人次。

    1

    科学规划,引领各项城市建设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首乐章,每一首乐章都有它独特的旋律。

    赣县坚持发挥与市中心城区毗邻的区位优势,按照打造“世界客家摇篮·休闲养生福地”和“赣州市后花园”的总体定位,着力建设实力宜居生态幸福赣县。近年来,赣县牢固树立规划是生产力的理念,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引领各项建设。5年来,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类专项规划、5个新区城市设计等近50项规划;在全省率先编制了赣县城乡统筹规划,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按照因地制宜、就近集中的原则,确立了“县城——建制镇——特色乡镇——综合体——中心村——一般居民点”六级城镇体系。赣县2008年就启动了城市空间发展概念规划编制,将县城规划区周边的茅店镇、储潭镇全域列入县城规划控制区,使县城规划管控面积由12平方公里拓展到162.5平方公里,为纳入赣州市都市区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

    围绕“后花园”建设,赣县成功打造了赣南客家名人(樱花锦绣)公园、赣南客家民俗园,细心的市民能发现,每年的赣县樱花节,樱花公园内总是人头攒动,热热闹闹,人们不仅赞美樱花的美丽,感受到公园内的浓郁文化,还称赞创造美的城建人。

    2

    文化传承,塑造城市独特个性

    文明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社会进步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赣县坚持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提升城市首位度和城镇承载能力,一座文明、和谐的新城市冉冉升起。文化基因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独特意向最内在的元素。赣县建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素有世界客家摇篮的美誉。悠久厚重的客家文化是赣县传承历史文化记忆,塑造独特城市形象,打造人文魅力休闲之都的宝贵财富。为此,赣县在城南新区房屋建筑、园林景观建设中,注重挖掘融入客家传统文化元素,在3平方公里范围内逐步形成了风格高度一致、表现形式多元、客家文化浓郁的城市建筑景观群,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赣县城市意象,走出了许多城市无法自拔的“千城一面”的误区,为赣县的城市建设加了分、点了赞、增了色。为促进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满足市民审美多元化的需求,赣县根据各新区资源禀赋,分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城北新区主要依托狮子岩、燕子岩景区、桃源河湿地公园,以“问道九仙山、休闲桃花源”为主题,地中海风格为基调,打造时尚购物、休闲、教育、生态居住圈。义源新区则依托其独特的丘陵、峡谷、盆地、湖泊、竹海的丰富地形地貌,以万国风情为基调,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休闲旅游地产,打造赣州游憩休闲时尚创意之都。“储潭晓镜”为赣州古八景之一,储潭试验区以此为文化基调,重点打造“赣江画廊、宋城风韵”。

    今年68岁的王康健是梅林镇人,随着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他的老宅基地房屋被拆了。“刚开始政府来征地我还不情愿,现在住在返迁房里近2年,舒服着。”王康健对记者说。就在王康健新家不远处,一个近400平方米的小广场正被大妈们跳舞用着,附近100米处一个大型超市里货物琳琅满目、生意红红火火。“原来那个像农村,现在这个才像城里了。”王康健笑嘻嘻地说。

    3

    生态宜居,改善提升城市品质

    “新饭店、新饭店,不停水就停电,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是老赣县形象的生动写照,为改变这一落后面貌,赣县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开展了县城老城区的大规模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了大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2009年下半年开始,该县着手推进城南新区建设。推进城南新区建设的思路是以“一带一路”为主,即优先打造十里樱花景观带,拉开滨江主干道杨仙大道建设,道路同步实施硬化、亮化、绿化、彩化。滨江主干道和公园景观带的率先建成,极大提升了赣县的城市品位,使滨江地块成为稀缺资源,极大地促进了赣县房地产市场的繁荣。重点基础设施的先行完善和大型公共景观设施的配套建设所发挥出的杠杆作用十分显著,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促使今日赣县变身为高楼林立、霓虹闪动、干干净净、时尚靓丽的都市新区。

    4

    示范带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按照扶优扶强、示范带动的原则,大力推进省级百强中心镇江口、南塘建设,开展了江口、南塘圩镇环境专项整治;国省道沿线村镇改造提升工程成效明显,2014年被评为全省镇村联动干道改造提升工作先进县;湖江、白鹭、三溪、大田、长洛等旅游小城镇特色逐步显现;为提升小城镇承载能力,赣县加大了圩镇小游园、小广场、农贸市场、超市、社区服务中心、公厕及垃圾中转站等建设力度,提升小城镇公共服务水平;结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吸引3000余户农民进圩镇、进园区、进基地,有力地改善了人居环境;2014年,韩坊乡撤乡设镇获省民政厅批复,使赣县建制镇达12个;江口镇入选江西省仅有的三个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南塘镇被评为全省第四届文明村镇;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白鹭乡白鹭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大埠乡大坑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三溪乡寨九坳村被评为全省双十佳休闲旅游秀美村庄。

    5

    和谐“三送”,推动干部作风转变

    储潭,在赣县的版图上就是一个小小的乡镇,该镇曾经和赣县其他乡镇没有什么区别。可是,最近几年不一样了。

    这个变化,不仅得益于成为了赣州市中心城区统筹城乡发展储潭示范区,是全市乃至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地,还得益于赣县城乡规划建设局71名“三送”干部全心全意的服务。

    赣州市中心城区统筹城乡发展储潭示范区,是全市乃至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地,该试验区总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而10平方公里的螺溪洲综合体项目又成为试验区的率先启动区。目前,该项目已经成功引进深圳市国泰城市投资公司入驻。

    提到这些项目建设工作的推进,就不能不提及赣县城乡规划建设局“三送”干部的扎根服务。

    “如果不是‘三送’干部帮助我们解决拆迁房、低电压等问题,不知道何年马月才能入驻。”深圳市国泰城市投资公司负责人说。

    和这名负责人享受同样服务的还有很多企业、村民。

    那年,储潭村原有的电网负荷无法满足项目建设的用电需求,经常出现电压不稳等情况,直接导致在建的一座桥梁无法施工。用电得不到保障,影响后续工程建设,“三送”干部来回奔波,了解、协调用电情况。

    那年,赣县城乡规划建设局挂点联系户、湖江镇牛岭村二女户龚声林家遇到困难,“三送”干部得知后,多次上门帮助解决困难,并为他家送上慰问金。

    那年,储潭镇储潭村的路泥泞不堪,村里孩子上学不方便,“三送”工作组投资2万余元修建了村组公路,后又投资2.4万元修建了荔枝组农用水渠。

    近3年来,赣县城乡规划建设局落实帮扶资金25.4万元,开展政策宣讲20多次,发放政策读本近2000册。

    ……

    6

    加强党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赣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党总支下设基层党支部5个,共有党员114名,其中在职党员102名,离退休党员12名。近年来,该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态度、创新的精神,积极主动参与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学习中,通过抓学习、听意见、深剖析、抓整改、建制度等系列工作,突出抓班子、带队伍、强作风,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成效,推动在城乡规划建设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今年,该局还结合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干部职工静下心、沉下身,发挥城建系统和自身优势,通过实实在在的帮扶,给基层办实事好事,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通过下村联系、开展各种学习实践活动,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了为民宗旨意识。

    近年里,该局党组织活动丰富多彩,邀请县委党校老师进行党课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党员到县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参加全县拔河比赛、篮球比赛。通过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使党员干部受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强化党性修养。

    7

    安全生产,强化责任意识

    安全生产是每个家庭的幸福线。

    近年来,赣县城乡规划建设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通过开展各类整治行动,坚决遏制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县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持续平稳。

    强化日常监督、强化责任意识。该局在日常监督工作中,强化监督交底,要求“先保安全、再抓进度”,坚决落实基础、主体、装饰装修工程安全阶段性评定。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全面落实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等参建各方的安全生产责任。

    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该局根据上级有关通知要求及局安全生产管理规划安排,积极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今年已开展检查4次,共下发通知89份,排查隐患197项。今年5月中旬,赣南多地普降大到暴雨,为做好强降雨天气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赣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将汛期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列为头等大事,自5月15日开始,抽调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分4个工作组到县城人才园、文德家园等36个在建工地,城南、章贡等24个返迁房安置点及19个乡镇中小学在建工程、村庄集中建设点深入开展“三到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他们顶着大暴雨逐家上门检查的情景令施工单位人员感动。

    深化建筑施工“打非治违”和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该局制定了详细的“打非治违”和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狠抓落实,深入治理重点突出问题,严格审查项目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该局还强化建筑起重机械(特别是人货电梯)、外脚手架、高支模及深基坑等重大危险源的监管。

    仲夏时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和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强音,赣县城建人又一次收拾行装,放下荣誉,攻坚克难,砥砺斗志,开始踏上新的征程,实现新的跨越。

    荣誉榜

    2014年获赣州市第八届文明单位

    2014年获全市农村危旧房改造先进单位

    2014年获全县绩效考核先进单位

    2014年获全市县级人防综合工作先进单位

    2014年获全省城乡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2013年获江西省第十三届文明单位

    2013年获赣州市第七届文明单位

    2013年获全省城乡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2012年获全省新型城镇化先进单位

    2012年获全市新型城镇化先进单位

    2012年获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2012年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

    2012年江西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

    2012年获全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

    2012年获全市城乡规划管理先进单位

    2012年获全省城乡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2012年获市级优良结构工程奖

    2012年获市级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