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徽商杂志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4日
据徽商杂志消息,安徽省金融办提供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在安徽全省共358家融资担保机构中,有217家民营融资担保机构,占全部机构数量的60%。尽管在数量上,目前民营融资担保机构仍然占据安徽全省融资担保行业的
安徽省金融办提供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在安徽全省共358家融资担保机构中,有217家民营融资担保机构,占全部机构数量的60%。
尽管在数量上,目前民营融资担保机构仍然占据安徽全省融资担保行业的主导地位,但是纵观民营融资担保机构近年来的发展态势,其在数量和业务量上都在急速萎缩。
公开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安徽全省民营融资担保机构数量减少了60多家,此外有100多家民营融资担保机构不能与银行正常合作。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安徽省融资担保政策导向是强力支持从事直接融资担保业务的国有担保,并采取限价政策,导致民营融资担保机构失去市场竞争力。
基于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关于民营融资担保业未来的出路问题也备受业内关注。
对此,中信融资担保公司董事长王华作出悲观预测,未来1-2年内,民营担保将会在安徽彻底消失。
而在安徽中盈盛达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德本看来,眼下民营融资担保当务之急是转型。“不能一棵树上吊死,要多渠道开展业务,丰富类金融产品,加大非融资性担保业务”。
他还认为,用公私合营的混合所有制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或许是一种破解之道。
一方面,小微企业“铺天盖地”、“千家万户”,“仅仅靠政府财政资金力量很难全面覆盖,仅仅利用国有机制服务他们,也难免出现‘寻租腐败’和‘机制低效’现象,很难做到公平、普惠”。
另一方面,民营担保乱象居多,容易滋生不规范操作现象。“构建混合所有制融资担保体系,可以规避这两者各自的弊端,优化行业环境。”
在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郑兰祥看来,民营融资担保要想破局眼下的生存困境并非不现实。
“首先,民营融资担保机构自身要修炼好内功,来抵御外部风险。”他表示,民营融资担保机构要加强资本金管理,不能随意抽逃资本金,提高自身的信用地位和声誉,增加银行对担保机构的信心。还要加强风险控制的能力,尤其是反担保措施一定要到位。
不仅如此,安徽省政府还要为民营融资担保机构创造一个与国有融资担保机构平等的竞争环境,“尤其对民营融资担保机构,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譬如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减少民营融资担保机构的压力。”
对此,他提出建议,政府下一步应当转变认识,可以向民营融资担保机构抛出橄榄枝,以参股、合作的方式带动民营融资担保业的发展。
有消息人士称,安徽省即将出台政策对政策性担保进行重新定位,凡是新开展的融资担保业务全部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单户在保余额不得超过2000万元、年化担保费率不得超过1.5%的融资担保机构都可被定性为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性担保机构不再对机构的所有制性质有硬性要求。
也就是说,如果民营融资担保机构符合以上条件,就有机会加入这一体系,享受政策扶持。一旦这一消息得到证实,民营融资担保业或将在绝境中打开一条新出路。
(考虑到当事人隐私,文中中信融资担保公司及其董事长王华已作技术化处理。)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