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7日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如此写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有许多人选择另一种方式活着……
5月25日,信丰县40岁的王某华,5月27日,于都县19岁的谢名清,6月3日,赣县47岁的陈某发,他们都因为意外去世,家人同意将肝脏、肾脏、眼角膜等遗体器官无偿捐献给了需要救治的患者。
他们是崇高的遗体捐献者,以救助他人而延续生命,让生命之光留在人间。
赣南是一片充满爱的红土地。自2006年开始接受第一例遗体器官捐献登记,至目前,赣州市红十字会接受遗体器官捐献登记累计135人,已成功捐献41例。
捐献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器官捐献,生命延续。
我市遗体器官捐献工作居全省前列。仅2014年就登记28人,捐献20例;今年以来,全市有17例成功捐献遗体器官,都是捐献了一肝两肾,有的还捐献了眼角膜。
今年4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史文清在市红十字会上报材料上作出批示,指出近年来市红十字会积极履职、主动作为,推动全市遗体器官捐献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遗体器官捐献是关爱他人、造福社会的善举,是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的体现。要着力加强捐献工作宣传,普及器官捐献移植知识,强化管理监督和相关服务保障,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尊重生命、友爱奉献的良好风尚。
今年省“两会”期间,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党组书记方娅曾对我市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方娅在赣州看望我市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时,被许多捐献者家属的无私精神、高尚情操、大爱品格所感动。方娅说:“赣州遗体器官捐献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赣南是一块充满大爱的红土地,赣南人民淳朴善良,有着客家人相互帮助的优良传统。”
遗体器官捐献工作是新形势下红十字会参与的新任务。在此工作中,我市红十字会的主要职责是宣传、登记、见证、缅怀纪念、救助激励等。近年来,我市红十字会注重培训,指导各县(市、区)红十字会逐步开展遗体器官捐献工作;注重宣传,提高社会知晓率,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遗体器官捐献工作中来;注重协同配合,及时与有遗体捐献协调员的医院进行沟通,配合省遗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做好遗体器官捐献工作;注重人道关怀,在全省率先对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实施人道关怀。
我市将赣州红十字博爱基金会建立列入2011年赣州市民生工程100件实事之一,并于当年6月7日成立。赣州红十字会博爱基金会的成立是全国设区市人道救助领域的创新举措。
目前,赣州红十字会博爱基金会累计接受捐款3614.77万元,围绕“三送”工作开展对困难群众的帮扶救助,直接帮助困难群众4953人,发放救助资金872.74万元,定向捐款952.66万元。
“有的人”将大爱播撒人间
今天,赣南大地涌现出一批打破世俗、帮助他人的遗体器官捐献者,他们正是选择另一种方式活着的“有的人”,通过家属将大爱播撒人间。
为了做好遗体器官捐献工作,市红十字会在深入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宣传动员的基础上,与市卫生局、市中心血站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在赣州市南门文化广场、黄金广场等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市民对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工作的认识。同时,发挥县级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的作用,逐步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基层,推动基层红十字会业务工作。市红十字会团体会员单位达41个,目前,全市会员有144672人,全市公益活动志愿者达5587人。
据悉,我市今年采集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血样共计883人(份),提前超额完成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任务。目前,全市共有6544名志愿者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有73名志愿者的血样与患者配型成功,有11名志愿者实现了捐献,是全省成功捐献和入库量最多的设区市,持续保持全省先进,赣州市造血干细胞工作站连续八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工作站。同时,我市遗体器官捐献工作取得新突破,今年新增登记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28人,累计135人。今年共新增成功捐献遗体器官19人,位列全省第一。
我市红十字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靠得是什么?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燕萍认为,首先是市委、市政府一直对市红十字会工作特别重视,以及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目前对18个县(市、区)红十字会常务组织机构进行了理顺;其次是有一支优秀的志愿者队伍,全市注册志愿服务队成员有5587人,他们承担着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的社会宣传,对工作开展产生了有效作用;再次是赣州有着深厚的优秀文化底蕴,客家人淳朴善良,乐于助人,爱心传承,形成了具有赣南特色的大爱精神。因此,赣州近年涌现出一大批遗体器官捐献者,以播撒人间大爱为归宿,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大进步。
2014年6月13日,石城县11岁小学生刘太阳去世后,其父母捐献了刘太阳的两个肾脏、一个肝脏和一对眼角膜,这些器官和组织已经通过手术移植给了两位肾衰竭患者、一名肝癌患者和两名眼疾患者。“小太阳”成为当年全省第10例器官捐献者,其生命以不一样的方式延续在人间,其感人事迹在全国引起众多媒体关注。
据了解,每一位捐献者成功遗体器官后,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为捐献者家属送去人道关怀,但捐献者家属不管处境如何,表现出来的都是令人感动的大爱精神。
采访中,记者电话联系了多名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他们都表示以亲人为救助他人捐献有用人体器官感到自豪,都说不需要宣传,更不图任何回报,只希望人间将大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