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企业超标排污:“天价”罚单考验执行力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9日

  前不久,陕西省开出首张“天价”罚单。涉事企业超标排污,被罚款20万元,但是企业拒不整改和缴纳罚款,79天后这笔罚款飙升至1580万元。

  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被称为“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其中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新增的“按日计罚”,且上不封顶,这对拒不改正的违法企业来说,无疑是“杀手锏”。此次,陕西省环保部门敢于亮剑,给超排企业一记棒喝,令人拍手称快。

  多年来,违法成本过低可以说是我国环保领域的一个顽疾。因为违法成本过低,处罚起来轻飘飘,不仅起不到警示作用,反而变相鼓励违法,结果是有关环境保护的立法越来越多,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但环境质量越来越差;因为违法成本过低,一些好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环境保险、绿色金融等得不到有效实施,一些废弃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循环经济卡壳,环保产业也只是“看上去很美”……

  “天价罚单”让企业和公众见识了什么叫新环保法让执法部门“长了牙齿”,但能不能让企业有切肤之痛,关键还在于能否真正“咬”下去。专家指出,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除了发展理念与立法不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执法的伸缩性太大。特别是地方保护主义不同程度地存在,让不少环境执法的鞭子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正因为如此,不少人担心,1580万元的处罚会不会成为废纸一张?

  目前,被罚企业已停产,但尚未缴纳罚款。接下来,被罚企业会不会主动缴纳罚款,环保部门会不会如数追缴罚款,或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是对新环保法的最好检验。它是一块试金石,如果顺利推进,必能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如果虎头蛇尾,则将重创公众对法治的信心。

  同时,环保部门也应该丰富执法手段,不能停留于简单的罚款,而要采取更有力、有效的措施。新环保法明确规定,对拒不改正者,可对违法企业责任人,引入治安拘留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当地环保部门应多管齐下,让惩罚的利剑高悬,让违法者无处藏身。(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白松)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