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锁》杂志封面图。
“看客”新华都?
陈发树要“放弃”新华都?恐怕未必。
但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客观上已造成了新华都在陈发树商业板块中“不受重视”的地位。新华都从未走进零售业核心,零售业界也从未将新华都看做单纯的零售企业。
一位零售企业的高管称,新华都更像是陈发树的“面子工程”,很多人都知道新华都有新华超市和新华都购物广场,但其实外界人并不知道,零售板块儿并不是陈发树商业布局中的重点。“新华都零售业务的好坏,对陈发树而言,仅是皮毛,业绩好坏都不会伤筋动骨。”
事实上,新华都——这家曾引领福建区域零售业风潮的企业正在逐步失去头上的光环:收购易买得6家店后整合不利、业绩逐年下滑、人员流失、管理内耗严重。
对于相关问题,新华都方面拒绝了《中国连锁》记者的采访。时任新华都董秘的龚严冰表示,“最近公司停牌,因重大资产重组,不合适接受采访。”
一位接近新华都的内部人士称,新华都大概会在6月10日左右出转型公告。对于新华都未来发展方向,也许会在其中找到答案。
6月2日,新华都召开会议,选举上官常川接替近日辞职的周文贵,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兼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郭建生接替近日辞职的龚严冰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实际上,对零售业而言,新华都虽参与其中,但更像是一个看客。或许最终也有可能成为过客。
01
不被重视的新华都
陈发树靠零售起家,新华都仍是其核心资产,只不过自2008年上市后,在零售方面相对发力就没有那么大了,陈发树的精力也逐步从实业转向投资。
文 | 本刊记者 姜海锋
自3月10日新华都公告因筹划重大事项而停牌至今,两个多月过去了,新华都转型方案仍未敲定。
虽然外界对此有诸多猜测,但摆在新华都面前的最大困难依然是如何挽救业绩下滑的颓势,并保持持续增长。
新华都业绩报告显示,其201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8.38亿元,同比下降9.22%,净利润为1704.77万元,比去年同期的4385.56万元下降了61.13%。2014年,新华都实现营业收入70.18亿元,同比减少4.89%。
新华都表示,业绩下滑系受宏观
经济增速放缓、消费市场整体偏弱、渠道竞争激烈、零售行业景气度仍在低位运行等影响。
但在一位不愿具名的零售企业高管看来,新华都业绩下滑的主因在于零售板块未得到足够重视,导致新华都在成长过程中偏离了轨道。
“新华都控股方太关注其他方面的投资和多元化发展,并不重视零售板块,致使其定位不明确,又采取了盲目扩张的策略,拖累了新华都业绩的增长。” 该零售企业高管称。
另一位接近新华都的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受宏观经济下滑的大环境影响外,新华都业绩大幅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新华都将融来的资金放在了对外并购等外延性扩张上,并未将资金用于内部提高企业经营能力,这才使新华都面对业绩下滑苦无良策。”
同时,该业内人士暗指收购易买得6家店整合不利,使新华都业绩受损。
业绩衰落之始
新华都是中国最早一批上市的民营零售企业,其上市也早于永辉超市,本有机会成为第一梯队中的重要力量,但在近年外部经济的变化,公司定位模糊、决策错误,进而又为了靓丽的报表盲目并购,这些都把新华都拖入尴尬和危险的边缘。
2011年11月,新华都以1.25亿元收购韩国规模最大的大型超市易买得在中国的6家大卖场。
尽管这或许不足以成为新华都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但从事实来看,却是一个分水岭。
彼时,新华都被业界称为“国内零售商并购外资卖场”的第一位“吃螃蟹者”,但新华都股价却未出现大幅波动,资本市场对此并不买账。
时隔3个月,2012年1月中旬,常州两家卖场相继关闭,2012年12月27日,常州最后一家卖场也宣告停业。一年之内,并购易买得的6家门店一半关闭。
2013年7月,新华都关闭了其位于华东区域的苏州易买得门店。今年5月,更是传出新华都位于宁波的两家门店内部商家基本已经撤离,尽管目前尚未接到通知,但有商家表示应该是要关店,新华都已经与他们提前中止了合同。
至此,新华都收购的易买得6家大卖场中仅余两家。目前,新华都在华东区域的门店亦仅剩4家,其中上海1家、杭州1家、宁波为上述2家。
上述不愿具名的零售企业高管透露,在新华都接手易买得之前,易买得曾找过福建另一家本土零售企业永辉超市,意欲将自己售出。只不过永辉经过评估认为,接手后无法盈利。“一是6家店铺位置一般,二是租金成本高,但不知道为什么新华都反而接手了。”
“新华都作为上市公司,需要考虑股东回报,也需要靓丽的业绩证明自己的成长。”上述接近新华都的业内人士表示,“新华都在外收购扩张,更多是从资本运营的角度去考虑。但在评估、调研方面准备不足,有一定的盲目性。收购易买得就是一例,新华都管理层本以为这将会把新华都商业零售业务延伸至中国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谁也未曾想到,却最后拖了企业发展的后腿。”
仅购买易买得门店,新华都就花了1.25亿元,还要对原有门店进行重新装修、商品调整以及重新培育市场,投入之巨大可想而知。调整无望后,又不得不关闭门店,新华都并购易买得可谓“竹篮打水一场空”。
新华都一位内部人士这样形容对易买得的并购,“如果你生个孩子从小培养,就会培养得好,但如果是后妈后爸带一个半大的孩子,那培养的结果和艰辛,自然不言而喻。”
在业界看来,与永辉超市相比,同样是福建企业,新华都的发展重点早已不在零售上,战略收缩止损应是最好的选择。
新华都2014年年报显示,在上海、宁波以及杭州三地,门店的亏损分别为1293万元、3118万元和496万元,持续的亏损已经影响了新华都的整体业绩。截至2014年末,新华都门店总数为127家,其中百货8家、百货超市综合体1家、超市118家。
彼时,新华都董秘龚严冰也坦承:“在省外的扩张是失败的。”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收购易买得失误只是表象,背后透露出的是大股东对零售板块未给予足够重视,才导致新华都定位不明确,战略失误,又不能聚焦零售主业。
“不被重视”的零售板块
上述不愿具名的零售企业高管认为,作为主要核心首脑,陈发树的的志向并不在零售,其利润增长点和目标点也不在零售。“或者说过去零售曾是陈发树关注和注重的,但时过境迁,这种格局早已改变。”
“也许哪一天,陈发树把零售板块儿卖了,或找其他企业合作,也都可能。这样他就更能专心致志的去搞资本。”该零售企业高管笑称。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培敏在接受《中国连锁》记者采访时表示,陈发树虽靠零售起家,但自新华都2008年上市后,在零售方面相对发力较弱,陈发树的精力也逐步从实业转向投资。
实际上,从唐骏加盟新华都后的一系列事件,也可看出陈发树更注重投资,而非新华都零售主业。
唐骏加入新华都集团后,出任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帮助陈发树开始一系列大手笔资本运作。
2008年7月,唐骏主导新华都收购港澳资讯股51.7%的股份,从而控股这家
金融信息服务商。
2009年9月,陈发树以22.07亿元受让云南红塔持有的云南白药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这笔交易使陈发树陷入了旷日持久的股权纠纷之中,最后输了官司至。
同年10月,唐骏又协助陈发树设立新华都慈善基金会,陈发树又将其个人持有的83亿元有价
证券捐赠给新华都慈善基金会。
但这一系列资本运作都与零售无关,而陈发树旗下另两元大将刘晓初和叶芦生,分别负责紫金矿业和武夷旅游项目,与零售也无甚关联。
上述不愿具名的零售企业高管表示,新华都在福建曾是零售业的先锋和领导者。但投资带给陈发树的利润要远远超过零售业。“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陈发树更注重投资回报,把更多精力放到投资方面了。”
在新华都大肆进行资本运作时,与新华都同处一隅的永辉超市却大量开店。近年又在“农改超”政策扶植下,主打生鲜自营直采,成为了国内零售业的生鲜标杆,夯实了在福州零售业的地位。
即便是出现资金问题的2012年,永辉通过精简人员,也未停止开店扩张。当时一位永辉超市的高管称,无论是福建大本营还是外省,都看不到新华都迅速在外开店。“我们每天都有门店在开张,至少说明企业在发展,但新华都却不同,这也许说明企业没信心了。”
彼时,外资大卖场沃尔玛、家乐福、好又多等纷纷入驻福州,新华都不得不进行变革。
2013年以来,新华都发布了一系列转型策略:抓住“地产+零售”的双主业。2013年5月,新华都收购新华都集团旗下两控股地产子公司各19.5%的股份。
当时,新华都董秘龚严冰表示,零售+地产是一个长期战略。地产后续贡献的利润会越来越大,未来新华都亦会进入以地产为主的阶段。但当时中国地产已过了最佳黄金期,甚至进入了困境。
随后,新华都又在2012年底进军彩票领域,与福建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签订协议,开展代理销售福利彩票项目,拟通过网站+移动app+微信端等方式进行。
2014年3月19日,新华都又与阿里巴巴签订《O2O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决定建立O2O战略合作关系,共建“阿里巴巴·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带平台”、合作运营食品类商品 (以进口食品为主)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
但这些变革并未起到对新华都业绩提升的作用,也不是零售业经营能力提升的根本。
2013年,新华都实现营业收入7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3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8.11%。
而同期,永辉超市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305.43亿元,同比增长23.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1亿元,同比增长43.51%。
正是由于零售板块儿未能受到足够重视,才使其定位不明确,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各种变革也未能围绕提升零售主业盈利能力展开。
02
新华都往事
其实,在2012年以前,新华都业绩仍可圈可点。
文 | 本刊记者 姜海锋
新华都品牌其实由来已久。
1995年,陈发树从厦门来到福州,这是陈发树真正的事业转折点。
当时,他在福州最热的的东街口开了新华都百货,与那时福建商业老大的东街口百货集团隔街相对。
1998年,陈发树成立新华都集团。而当时永辉超市刚刚成立,上述零售企业高管称,“永辉当时名不见经传,而新华都在福建本地已经小有名气。”
上述接近新华都的业内人士,将新华都的崛起归结为既是大环境使然,又是陈发树精准的战略眼光。
在1999年底,陈发树率先在福州市五四路推出“一站式大型仓储超市”这一零售新兴业态,低价租下他人急于出手的楼盘,创建了1.2万平方米的新华都购物广场。
2004年初,新华都集团决定加大投资超市行业,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新华都购物广场的整体上市。同年,陈发树决定从福州突围,重点转战厦、漳、泉地区。2014年,陈发树以1.34亿美元的财富列2004年福布斯大陆富豪榜第111位。
2006年11月,新华都购物以2830万元收购了龙岩市最大的连锁超市辉业购物广场,一跃成为福建省内仅次于永辉的本土第二大连锁经营零售超市。
辉业购物广场有12家连锁门店,包括一家广东潮汕地区的分店。此外除了福建本土的永辉,新华都购物还遇到更大的劲敌外资零售沃尔玛。
2008年,新华都成功在A股上市,当时新华都购物已有35家门店,上市募集来的4亿元资金将主要在福建用于发展29家连锁超市。
显然,第一次
融资的用途主要是将主战场放在福建,与本土的永辉、外资的沃尔玛决胜雌雄。
时任福建省商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建英向媒体表示,虽没有看过新华都的财务报表,但通过我对新华都购物的观察,以及与新华都购物老总周文贵的几次交谈,感到它的盈利能力较强。“比如说百货店,他们开了一年就能盈利,这在行业里是非常少的商业现象,因为百货业不像超市,它的投入更大。”
上市后,新华都也加大了开店步伐。2009年新增了23家门店,新华都在福建省内共拥有连锁门店71家。200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1.09亿元,同比增长36.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68.5万元 同比增长6.54%。
2010年,新华都新开门店25家,2011年,新开门店12家,门店总数图突破100家大关。
2010年和2011年,新华都分别实现营收43.64亿元和56.86亿元元,分别同比增长40.95%和30.30%。新华都零售板块趋至顶峰。
在发展零售的同时,陈发树也开始了他的投资生涯。
2000年9月,陈发树入股紫金矿业,为其扩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2009年5月 7日,陈发树又以2.35亿美元接手青岛啤酒7%股权。同年,陈发树成为福建省首富,并以218.5亿元人民币的个人财富位列200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1位。
此外,在房地产方面,新华都也动作不断。
2003年5月,新华都介入地产行业控股华福大酒店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过福州华城国际等项目。
2009年11月28日,新华都斥资近20亿元,收购厦门明升集团控制的长沙武夷置业有限公司75%的股权,受让1600余亩土地。
这被业界认为是,新华都集团在房地产领域内真正大刀阔斧的发展。此后的2010年6月10日,新华都集团正式宣布进军房地产业,斥资20亿元收购长沙武夷置业有限公司75%的股权,当时宣传计划投资100亿启动长沙房地产项目。
至此,新华都成为了涵盖百货、矿产、旅游、IT、医药、啤酒、地产、酒店等诸多行业的综合性产业集团。
03
陈发树“棋局”
自新华都上市后,陈发树的精力也逐步从实业转向投资。这有点儿像复星,复星上市前主要是医药,上市后就逐渐转为投资,成为了一家综合性产业集团。
文 | 本刊记者 姜海锋
从1995年创立新华都百货到2000年入股紫金矿业、2003年介入房地产开发、参股武夷山旅游,再到2008年运作新华都上市、2009年以2.35亿美元接手青岛啤酒7%股权,陈发树以零售为依托起家,再转型投资的财富积累路线晰可见。
“陈发树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商人,也非常有投资眼光。很多年前,大家就讨论过谁是中国的巴菲特,是郭广昌还是陈发树。”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培敏在接受《中国连锁》记者采访时表示。
正是凭借对投资的敏感性,短短十几年,陈发树涉猎百货、矿产、旅游、IT、医药、啤酒、地产、酒店等诸多行业。
郑培敏表示,自新华都上市后,陈发树的精力也逐步从实业转向投资。“这有点儿像复星,复星上市前主要是医药,上市后就逐渐转为投资,成为了一家综合性产业集团。”
而陈发树的投资大多是通过新华都实业集团或相关公司完成的。
投资传统行业为主
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新华都系的母公司,也是新华都的控股股东,持股43.72%。陈发树为其实际控制人,持有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6.87%股权,新华都系其他公司由此派生出。
郑培敏表示,“陈发树做投资,基本上是单枪匹马、个人作战,没有什么团队。原来做实业时,无论是新华都、紫金矿业、还是武夷山旅游,他都是有团队运作。但做资本这块儿,做PE、炒股等,都是他自己投,没有像复星这样有格局。”
兴业证券一位熟悉陈发树人曾称,陈发树是炒股高手,算起来陈发树应该是第一代股民。那时候他就开始琢磨起了股份制和资本市场。
1997年,新华都将属下部分优质资产进行改制重组,诞生了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百货、超市为主,投资工程机械、房地产等行业,并积极参股旅游发展公司和矿业,其事业构架初具规模。
在改制的过程中,陈发树结识了福建省体改委股份制与证券管理处处长刘晓初和福建省证管办主任叶芦生。当时,福建所有的公司上市要经过刘晓初的批准,而叶芦生监管的是全省所有上市公司,两人工作上实际是搭档关系。当新华都的股份改革完成后,陈发树说动力邀他的两位股份制老师到他公司担任副手。
彼时,叶芦生和刘晓初各占1%的股份,陈发树的另外两个兄弟陈志勇、陈志程各占4.09%和1%,厦门新华都投资管理咨询公司占16.83%。
至2015年第一季度,陈志勇仍持有新华都1031.29万股,占比1.92%;刘晓初持有新华都400.42万股,占比0.75%。两人分列新华都十大流通股东的第六位和第八位。
刘晓初在2000年紫金矿业改制时,作为新华都的代表进驻,担任副董事长。其对资本市场有较深的研究,是资本运作高手。在资本运作道路上的娴熟动作,使紫金矿业为陈发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
而叶芦生主要由操办武夷山旅游公司的上市工作。1999年11月,武夷山旅游发展公司成立,新华都实业集团占35%股份,其余股份为武夷山管委会及关联部门。经营模式是由政府与民营企业合作经营旅游景区的一次尝试。2007年武夷山旅游的门票收入达到1.02亿元。但后因政策问题搁浅。
在唐骏尚在新华都任职时,曾这样评价他的老板:他有想象空间和超前的投资理念;他选的投资项目以资源类为主,无论是紫金矿业也好,武夷山旅游也好。
实际上,陈发树投资的产业大都现金收入很好,无论是青岛啤酒、还是云南白药。“据我所知,他的资产质量比较实在,不像资本市场的德隆系、明天系等等。”郑培敏称。
当让,陈发树在投资方面也有不少受挫的案例。2009年9月,陈发树以22.07亿元受让云南红塔持有的云南白药股权,这笔交易使陈发树陷入了旷日持久的股权纠纷之中,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痛,最后输了官司至。
此外,其成立的“新华都慈善基金会”也被业内认为是一“败笔”,因为实际上很难操作。
较早引入专业人士
郑培敏认为,陈发树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比较早地引用了专业人士,比较早地解决了家族人的管理权限,以职业经理人取代家族成员执掌旗下产业,用投资回报推动主业快速扩张。
在这方面,陈发树展现了过人之处,这也是他有今日成就的根本原因。
现任新华都购物的总经理周文贵就是被陈发树从沃尔玛挖过来的。
彼时,在新华都股东名单上,周文贵持有120万股,占总股本的1.5%。当时,有投行人士估算过,若以上市每股交易价格25元计算,则周文贵所持的股权价值可达3000万元。
周文贵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我并不是陈家人,但得到了陈发树的充分授权,这是最令我欣慰的。
彼时截至2010年7月19日的数据显示,新华都市值为27.5亿元。新华百货(29.93, 0.00, 0.00%)和零售都业务2009年净利润近7000万元。
“这个人包容性很强,一旦用你就绝对信任你。从叶芦生、刘晓初到周文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公司发展到什么阶段,陈发树就挖来什么样的人,而且他挑选人的起点非常高。”郑培敏称。
但在唐骏的引入上,新华都一些高管却颇有微词。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因为请唐骏的事情,陈发树的几员大将都纷纷提出辞职。
郑培敏认为,唐骏对新华都上市毫无贡献,“只能说他是个大忽悠,唐骏在新华都发展历史上的贡献根本不是他自己吹嘘的和大家想象的那样。”
新华都早在2008年4月25日就通过证监会发审委新股审核,发行股票268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07%,发行后总股本为10688万股。借此,陈发树完成了主业关键性的一跃,提高了商业零售品牌的影响力,打通了未来扩张的融资渠道。而唐骏加入新华都时也是2008年4月,也无可操作的空间。
该知情人士透露,唐骏和陈发树已经交恶。“只不过当初陈发树请唐骏时太高调了,现在阵发树也不好说什么,二人也早已分家,陈发树把一个这个没有前途的公司——属于IT业的港澳资讯,送给了唐骏。”
04
局外人唐骏
唐骏与新华都的所有记忆都与资本有关,“更多的是趋向于资本运作,而不是为零售实体做事。”某零售高管如此评价。
文 | 本刊记者 凌晨
2015年5月,距离唐骏离开已经2年零5个月了,唐骏正在为自己的新公司金融邦集团而四处奔走,企图利用“漂亮”的资本运作经历打造新的“上市辅导学院”,陈发树则因投资三一重工狂赚7亿而被人津津乐道。
但谈及新华都,人们都会想起唐骏与陈发树的故事,甚至可以说,唐骏的加盟将新华都这个始终笼罩在薄雾中低调得不能再低调的企业,带到了闪光灯下。
有人说,唐骏的加盟让新华都上市更顺利;也有人说,唐骏让陈发树在云南白药收购中吃了大亏,而且是有苦说不出的亏。但不可否认,唐骏与新华都的所有记忆都与资本有关,“更多的是趋向于资本运作,而不是为零售实体做事。”某零售高管如此评价。如此看来,唐骏是一个与零售结缘而又无缘的局外人。
高调进驻
2008年4月15日,新华都集团宣布,唐骏正式加盟新华都集团,接替集团创始人陈发树出任集团总裁兼CEO,全面负责新华都集团的日常管理、长期战略、集团运营、对外投资及资本运作等的全面工作。
在世人眼里,IT出身的唐骏完成了从“高级职业经理人”到“最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转变,以“10亿元原始股”转会新华都——这个以零售业务起家的公司。
同之前一样,唐骏依旧表现得十分高调,声称“将新华都董事长陈发树打造为‘中国首富’和‘中国的巴菲特’,实现新华都旗下3~5家的企业实现成功上市”。
随后,唐骏也迎来了自己在新华都最风光的一段时间。
2008年6月30日,唐骏斥资1亿收购了金融信息服务商港澳资讯51.7%的股份。
2008年7月31日,福建新华都购物广场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币在深交所[微博]上市。
2009年,5月7日,陈发树以2.35亿美元接手青岛啤酒7.01%股权。4个月后,陈发树斥资22亿元收购云南白药12.3%的股份。
2009年10月20日,陈发树在北京宣布设立新华都慈善基金会,并将其个人持有的价值83亿人民币的有价证券捐赠给基金会。陈发树担任基金会会长,唐骏担任基金会的执行理事长,全面负责基金会的管理和日常运营。
于是,在2010年初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唐骏称:“2009年,我为陈发树赚了30亿元。”
这话听起来,不仅高调,更有些洋洋得意。而人们也大多将这30亿归为收购青啤和云南白药股份所得,甚至一度认为是唐骏将新华都推上市。
对于这样的结论,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培敏却并不认可。他直言,唐骏对新华都上市毫无贡献。唐骏是在证监会已基本批准新华都上市的情况下才加入的。这都是唐骏在外面放的烟雾弹,给自己脸上贴金。
资料显示,新华都早在2008年4月25日就通过证监会发审委新股审核,发行股票268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07%,
但是不可否认,唐骏的加入,也使得资本市场对于新华都有了更多期待。新华都购物广场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当天,股价开盘暴涨136.1%,成为当月开盘涨幅最大的上市新股。各家证券分析师也普遍认为唐骏几乎是新华都这只零售板块股票惟一的亮点。
这无形中也解释了唐骏如此高调的原因。作为一个长袖善舞的资本运作者,高调、会作秀仿佛是基本技能。此外,唐骏优秀的简历——微软中国总裁、为盛大在华尔街狂揽8亿美元等也让人们对其资本运作能力深信不疑。
“毕竟只有好概念,好故事才能打动投资者。”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对《中国连锁》记者说。
本末倒置
早在唐骏之前,新华都这个家族式企业就已经开始引入职业经理人,例如负责零售业务的周文贵、负责矿业的刘晓初,以及负责旅游业务的叶芦生,这些都是陈发树在发展中逐渐引入的高级经理人。
所以,陈发树再次引入职业经理人也是情理之中。由此看来,引入有着漂亮简历的唐骏似乎可以为新华都锦上添花。或许这也是,陈发树引入唐骏的理由。
然而,事实总是不尽如人意。“本来新华都引进唐骏,是想通过引进人才,进行加分,实际上反而减分了。”上述零售企业高管称。
或许正是唐骏高调的做派与一向低调的闽商,尤其是更加低调的新华都产生了矛盾。“他太高调了,与新华都的性格格格不入。”陈发树的一位亲弟弟就曾向媒体委婉地表达了其对唐骏的不满。
尽管唐骏之后也强调“低调地把事情做好,这才是我的目标”。
而云南白药收购案迟迟未决的情况下,扩大了唐骏与新华都的裂痕。
2009年9月10日,云南红塔与陈发树签订《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将其持有的占云南白药总股本12.32%的股份22亿元全部转让给陈发树。但在陈发树支付了全部款项后,红塔方面却迟迟未予股权交割。
经过多个司法程序后,2013年7月23日陈发树败诉,他支付的22亿元在红塔的账上呆了近4年后,他拿到了750多万元的利息,支付的诉讼费超过1700万元。如果以2013年7月25日收盘价收盘价52.99元/股来算,陈发树手中“未兑现”的云南白药股票价值约为45亿元。
此时的唐骏也无能无力了。他曾公开承认自己的离开跟云南白药收购案“有关系,因为我能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很多的决策权已经不在我这手里了。”
此外,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唐骏可能只是新华都的“一粒棋子”。陈发树聘任唐骏似乎更多出于公关、品牌方面的考量,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总裁或CEO。“用高级公关经理来形容他很合适。”
但这个作用在唐骏学历造假门之后也失去了。“学历造假门事件、一些管理理念与管理层之间存在分歧。”上述零售高管表示。另外,唐骏自身的问题也被放大到企业上,引发人们对于新华都的不信任。
局外人出局
不同于一开始的高调,2013年1月28日离开新华都的唐骏似乎平静很多。他在微博上宣布正式从新华都离职,今后将专注于港澳资讯的运营。
对于他的温和离去,上述业内人士也表示,“彼此间没有纠纷,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局。”毕竟经理人与东家闹翻的案例不在少数。另外,对于零售业的职业经理人来说,5年似乎是一个轮回。无论是万达[微博]百货的丁遥,还是国美电器的陈晓,还是唐骏,都逃脱不了这一宿命——他们在上一个东家的任职时间都差不多是5年。
对于离开,唐骏也表示,“我觉得自己遇到了一定的瓶颈,因为已经做了五年了。其实来说,我在新华都可以发挥的作用已经看得清,非常清晰,就是未来也不可能有太大的作用可以发挥,我觉得这是离开的理由。”
一开始唐骏加入新华都就是负责资本运作,但五年之后,当初的他的承诺并没有实现几个。当初承诺的3~5家企业上市,最终也只有联游网络通过借壳在纳斯达克上市,但16个月以后就被摘牌,最后一卖了之。
对此,唐骏声称是“公司发展战略发生了改变,变成一个投资型的企业,直接投到上市公司,变成它的二股东,成为它的老二,同样获得更多的收益。”
如果这样,唐骏可以发挥的作用也就非常有限了。陈发树从来不缺投资眼光,这一点从他近期投资三一重工狂赚7亿就可以看出。郑培敏也表示,陈发树基本上是单枪匹马、个人作战,尤其是在做投资这块儿他基本没有团队。
深圳华景咨询公司董事长佟景国也曾指出,唐骏并不是新华都集团真正意义上的CEO,不是全盘委托唐骏来管理企业,而是根据他的能力所做出的“外包”,实际上新华都所形成的不是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而是一个公关、品牌等方面能力外包制,在欧美中早期这种企业行为都非常普遍。
至于陈发树有没有兑现所谓的10亿或其他承诺,唐骏不止一次公开表示,“陈发树兑现了他对我的承诺,至少是让我满意的。”
对此,业内人士也表示,高级经理人的高薪都是有条件。由此看来,陈发树肯定兑现了唐骏达到要求的那部分承诺。
最后,唐骏拿到了港澳资讯(唐骏及相关管理团队成港澳资讯最大股东),一个跟他IT老本行相关、以金融信息服务为主的公司,并担任CEO兼董事长,。
事实上,唐骏似乎总是不甘心在一个局里玩耍,出书、主持、甚至客串电视据都跟港澳资讯的主业无关,且港澳资讯所谓的上市一直没有动静,但这都已经跟零售无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