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用严格的法治为子孙留住青山绿水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3日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自2015年6月3日起施行。据悉,这是新环保法生效以来,最高法颁布的第二个审理环境责任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

  此次出台的这部司法解释,旨在解决环境污染审判实践中责任不清、法律适用不统一等相关问题,不仅重点规范了污染者如何承担责任等具体问题,还为法院审判提供了裁判归责指南,为污染者提供了自我约束指南,为被侵权人提供了精准维权指南,应该说,这部司法解释的细化责任之举牵住了环保法治的“牛鼻子”。

  首先,解决了数个污染者的责任认定、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责任承担的问题。尽管我国侵权责任法对此已有相关规定,但只是原则性规定,且与新环保法等法律衔接不畅,不仅给责任划分带来不确定性,还可能导致部分污染者逃脱应当承担的责任。这部司法解释则再次扎紧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笼子,让污染者能够清楚算出自己的污染成本,进而权衡自身行为。

  其次,明确了被侵权人维权举证、固定证据的问题。“证据为王”是公正司法的前提,被侵权人打官司,打的就是证据战。而这部司法解释对被侵权人应提供的证明材料、涉案证据保全和行为保全等作出一揽子规定,再配上污染者明确的责任划分,让被侵权人的维权路径和方向变得更加清晰。

  再次,对弄虚作假行为作出规定。如此,新环保法对各类环保违法行为的处罚变得更加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对遏制影响环评、环测数据造假等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当然,生态保护形势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决定了环境污染问题不可能一揽子解决,审判实践中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立法机关、最高法、最高检等部门必须密切关注环境污染发展态势,根据实际不断完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制度,用严格的法治为子孙留住青山绿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子轩)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