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投资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9日

  投资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它除了考验人的知识素养外,更考验人的心性。所以,投资大师们经常表达一个道理:投资需忠实于自己、做到知行合一。通常情况下,判断一个股票的价值并不难,难的是敢于坚持自己的判断,在低位买入、在高位卖出。“知行不一”的原因,往往来自于理论和实践脱钩所导致的投资体系缺陷、对公司研究的深度不够等等。

  投资行业有这么一群人,熟读投资大师们的格言,动辄就讲要进行价值投资,但光有大师的投资理念,却不去思考、不会灵活运用,在实践中存在明显的投资体系缺陷,买入的股票被套,美其名曰价值投资,实际是价值损失。还有的投资者只会实践,没有成熟的投资体系支撑,在火热的股票行情中,热衷于听消息、跟风炒作,一旦市场行情回落,则会损失惨重。这种投资者的盈利只会是暂时的,长期看会被市场所淘汰。

  投资行业压力大,从业人员大多勤勉,但这种勤勉往往多体现在工作时间长、体力消耗大等方面,而不是建立在真正独立的思考上。深入研究实质上也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只有建立了成熟投资体系的投资者,才有可能在纷杂的投资世界中不为K线波动扰乱心绪,寻找到主要矛盾,获得超额收益。举笔者一个朋友的例子:2014年初,市场普遍测算铁矿石供给过剩程度大约在3000万吨至4000万吨左右,但笔者的朋友经过深入的调研,得出三大矿山释放产能速率超预期、国产矿没有在亏损线立刻停止生产的观点,认为全球矿山供给过剩程度大约在4000万吨至5000万吨,这1000万吨的增量导致铁矿石价格比市场判断的多下跌了50%,深入研究也给笔者的朋友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那么,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笔者认为,第一个层次应当做到认识自己,对自己诚实,依据自身的优劣势,建立适合的投资体系。市场纷纷扰扰、股票涨涨跌跌,不管短线还是中长线,不管价值派还是成长派,不管周期股还是科技股,投资者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思考,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投资方法,在逆境中坚持下去。第二个层次是尊重市场,当事实与自身认知出现背离时,首先要承认个人的精力、能力存在局限性,做到尊重市场结果,同时在背离中反复思索调整。第三个层次是扩大能力圈,努力提升自己的认识广度和深度,最好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如此,投资者犯错的概率将大大降低。(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朱 睿)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