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木须虫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7日
近日,银行卡免收管理费和年费的话题遭到网友热议。网上有消息称,自今年5月1日起,银行卡年费和管理费可以取消,但要自己到银行申请,银行并不会主动帮客户取消,并且一个银行最多只能申请一张卡免年费和管理费。对此,包括四大行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称确实如此。即使是在去年8月1日之后办理的银行卡账户,也要自己亲自申请才能减免。(5月26日《信息时报》)
取消借记卡部分手续费、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等,政策依据来自去年8月1日实施的《商业银行服务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目录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既然规定要取消,而至今还是期盼的话题,说明了法规知晓的程度极低,更说明了执行被严重打了折扣,归根到底还是银行缺少了诚意和主动性,人为制造了壁垒。
一方面是信息对称性的壁垒。收费新规轻描淡写地发布,取消手续费、管理费在银行海量的收费项目中,很容易被淹没。而当媒体不再提及,银行宛若无事,将收费新规揣在口袋里,于是只对知情者开放。二是操作上的壁垒。相关收费政府指导价,从法规效率来说就是银行收费的依据,既然取消了管理费等,银行就应当无条件执行。然而,几乎所有银行不约而同祭出了“审批制”,客户不申请就不取消,还美其名曰“管理办法并未规定要主动减免”。如此曲解法规,足以证明银行垄断的刚性。任意给消费者设置权益门槛,对于客户而言,申请银行卡取消管理,跟乞讨有何不同?
银行“店大欺客”由来已久,制定收费项目热热闹闹、风风火火,譬如去年的银行卡换芯费,不解释,收你没商量;而取消收费“这里黎明静悄悄”,执行起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服务上也同样是“两张脸”,ATM机多吐钱了,跑得比兔子还快,如果吞卡了效率只有蜗牛可以媲美。至于服务规则的“霸王条款”,诸如“离开柜台概不负责”、银行卡被盗刷不赔之类的,不胜枚举,消费者深受权利失衡带来的灼痛。
靠申请取消管理费,凸显银行赤裸裸维护既得利益的惯性。借记卡年费、小额管理费虽然不高,每张卡每年22元左右,但是聚沙可成塔,庞大的客户群体,“零成本”服务,即可获得巨额的收入。银行对待收费新规隐瞒推诿、阳奉阴违,与通信企业应对国务院“提网速降网费”的策略如出一辙,根源都在市场垄断。取消银行业不合理的服务价格,不能只靠监管来“挤牙膏”,治本之策还是打破银行业的市场垄断,形成开放竞争的格局,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赋予消费者充分的选择,诸多收费不合理的水分才可能被竞争挤干净。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