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扶贫别玩“数字游戏”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社记者荣启涵、夏军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0日

  扶贫是民生大事,必须踏踏实实、实事求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强调,领导干部“谋事要实”,然而,当下部分地区扶贫工作数据造假的现象有所抬头,有的地方为了政绩工程而大玩“数字游戏”。这一现象值得警惕。

  数据是衡量贫困情况的可视化指标,但一些地区为了按时完成脱贫任务,在数据注水上大费心机。一类“数字游戏”表现为擅改脱贫人口数量、篡改衡量贫困的指标,这类“数据脱贫”,实为地方干部不顾老百姓实际生活状况、谋求一己“虚功”的歪招。

  另一类“数字游戏”出现在已经脱贫的县区,即“脱贫不认账”。每年国家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用于帮扶贫困县区脱贫,由于吃惯了政策倾斜和支持的甜头,一些已经脱贫的县区舍不得这种“优惠”,变相修改地方经济社会数据,始终“赖”在贫困县名单上。

  信息化时代,扶贫工作离不开准确的数据。真实准确的数据有助于决策部门掌握贫困实情,注水虚假的数据却可能影响整体脱贫的进程。

  目前,我国仍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分布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精准扶贫策略的有效实施,重在“精、准”二字。无论是“精确识别贫困人口”,还是“精确投放扶贫资金”,数据精确、真实、可信都是基础,容不得半点水分。

  根除扶贫数据注水,要严于监督。对“戴贫困帽子、过富裕日子”和做数据花账让贫困人口“被脱贫”的现象,地方政府部门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为官一任,主政一方,领导干部应拿出扎扎实实的扶贫成绩单造福一方百姓。尤其是在精准识别贫困程度方面,要做到实事求是;在选择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之时,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在确定脱贫路线图时,不乱炒概念,要用实际脱贫效果说话。

  领导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玩“数字游戏”,受苦的是贫困县区的老百姓,伤害的是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这种“跑偏”的政绩观必须纠正,这股数据注水的歪风必须刹住。

分享: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