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崇义”名片是如何做靓的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0日
 |
生态宜居的崇义县中城河住宅区一角。
|
|
□林晨 特约记者李启峰 文/图
日前,赣州至崇义一日游旅游专线正式开通。这标志着崇义旅游又迈出新的步伐,这也是崇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体现。
近年来,崇义县先后荣获了“中国魅力名县”“中国最受游客喜爱的地方”“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等多项殊荣,“天下第一闲”“中国生态第一县”等名片日渐在全国叫响。
这一张张“美丽崇义”的名片是如何做靓的?
呵护一方净土
崇义县生态环境得天独厚,88.3%的森林覆盖率,平均每立方厘米9.2万国际单位的空气负离子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中华绿谷”“天然氧吧”。
作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江西五河源头生态保护重点县,崇义县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责任。崇义县科学研判县情和发展形势,2013年,提出了“发展项目化、产业生态化、建设景区化、服务信息化”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美丽、文明、活力、法治”崇义发展目标,打造山区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崇义样本。
崇义县坚持资源培育与生态保护并重。该县按照生态功能的要求,划定了108万亩生态公益林、44.16万亩自然保护区,占林地总面积的40.9%;大力建设水源涵养林,每年新增造林4万多亩;加大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力度,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效能,全县禁伐阔叶林8年,禁采松脂近20年。
崇义县把“美丽田园”作为“美丽崇义”的内在品质来打造,着力建设和谐秀美乡村。该县34个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点稳步推进,同时启动了4个乡(镇)10个村(社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试点,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10个,上堡梯田被评为首批“中国美丽田园”,并被列为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呵护一方净土,造就“美丽崇义”。崇义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保护赣江水源和鄱阳湖“一湖清水”作出了重大贡献。
守住一条红线
近日,崇义县明确提出,围绕该县率先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目标,依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标志着:崇义县对环境保护工作划了一条法治红线,打造“美丽崇义”的工作进入法治轨道。
其实,多年以来,崇义县早已科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零容忍”,严厉打击盗伐、滥伐林木、非法采矿、非法占用林地等破坏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加大保护饮用水源地、水源涵养林力度,依法查处城镇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畜禽养殖、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案件。
为保护好源头生态环境,崇义县拒绝在保护区内进行任何可能破坏生态的矿产开发活动,拒绝引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高污染、高能耗等不利于环保的项目落户。同时,对符合环保要求项目,该县也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近年来,崇义县出台了15个规范文件,在农村生态、水环境、矿业整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部门联动的生态监察执法,依法取缔31家无证非法小矿产品加工作坊,关停21家小矿产加工厂。
走出一条路子
崇义县立足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坚持“产业生态化”思路,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绿色食品业,推动发展升级,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绿色崛起新路。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为发展绿色食品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条件。崇义“齐云山”南酸枣糕、“君子谷”刺葡萄酒、“崇峰”竹笋罐头、“高山龙归”茶叶、“旗岭”食品、“上堡梯田”有机大米等一批名优特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该县共有13家企业产品通过了QS质量安全认证,2家企业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绿色品牌”已成宣传崇义优美生态环境和优质农产品的名片,增强了崇义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崇义县将生态旅游作为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来抓,借力打造长珠闽地区健身养生的绿色后花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去年5月,该县还携手大余、上犹成立“赣州西部旅游联盟”,成功举办广州旅游招商推介会;上堡梯田与地方特色美食“九层皮”亮相《舌尖上的中国2》,一时成为全国旅游热点。
“美丽崇义”的美景、美食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生态旅游品牌效应持续扩大。如今,旅游产业已成该县推动发展升级的强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