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讨论危机后或后危机经济局势的研讨会比较多。对于这个题目,提 “后危机”要比“危机后”准确些,因为从国际形势看,特别是美国的情况看,不确定因素还相当多。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的大型保险公司表现出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保险业务本身并没有陷入大的困境,而在资金运用特别是投资金融衍生产品方面纷纷出了问题。换句话说,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际保险业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资金运用失误方面。AIG的危机就是一个实例。
在金融市场投资工具不足的情况下,我国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难度加大,保险资产面临低效配置和错配风险,给保险公司提高投资收益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在防范风险基础上推进资金运用创新,将有利于解决保险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和匹配问题。而新的投资渠道和投资产品的逐步放开,不但需要相关研究与制度的先行,而且还要求保险业加快相关领域专业技术和人才积累。如何在多元化的投资领域更好地控制投资风险,是保险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在审慎开放、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开放了保险资金投资存款、债券、基金、股票等投资工具,还陆续开放了基础设施、银行股权、境外投资等投资渠道。目前,保监会根据有关要求,正在拟定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等管理制度。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资金运用作为保险业的两个轮子之一,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所谓两个轮子,一个是承保业务,一个是资金运用。如何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提高资金收益率,显然是一个难题。
众所周知,保险监管的目标集中到一句话就是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即保护保单持有者的利益。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通过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制,努力将各类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风险防范化解于发生之前。保险业目前仍重点推进偿付能力监管,并正在深入研究欧洲的偿付能力Ⅱ(solvency Ⅱ)。近期还将在推进分类监管的过程中,加强信息披露,不断提高监管效率。
在这次金融危机过程中,特别是G20会议前后,国际上若干政治家、金融家认为,许多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出了大问题,甚至认为金融危机实质上是金融监管危机,随之提出了一系列监管改革方案。目前强调的宏观审慎监管、逆周期监管、金融创新产品监管,虽然不是什么新的概念,但体现了改革金融监管体系的思路。保监会成立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研究小组,结合我国国情,通过研究国际监管改革,完善我们自身的监管制度。
在强调金融监管的同时,我们还要强调继续鼓励金融创新,不能因噎废食。以这次论坛要讨论的低碳经济问题为例,其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创新,低碳经济的讨论,正是反映了世界经济寻求新的技术创新的内在要求。不可否认,停止了创新,实际上也会加剧风险的生成,离开创新,任何发展都会失去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