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赣州市气象部门发布预报称近期以雷雨天气为主,并提醒加强防范雷电灾害。据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我市已进入主汛期,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同时也是雷暴高发期。历年来,我市已经发生过多起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和农村民居遭受雷击的事件。据中国气象局全国雷电灾害汇总统计,近年来,雷灾对建(构)筑物的损害有65%发生在农村民居;在每年的雷灾伤亡人数中,农村人员占到88%。而建筑物雷击灾害80%损失来自电子设备和电器设备的损坏,特别是电子信息系统等设备。
A
农村民居也要注意防雷灾
据赣州市气象局雷电中心和17个县(区)防雷管理部门调查发现,农村既是雷电灾害的多发地区,又是雷电防御措施的薄弱地带,绝大部分农户防雷意识不强,没有在房子上安装防雷设施的意识。其实,防雷设施材料费最多只要1000元,少的几十元就可以。但为了节省资金,农村民居大都自建或由小型私营企业建设,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和标准化施工,也没有进行技术评价和质量检测,更没有安装防雷设施。由于没有防雷设施,有些农户架空引入的电线、电话线等线路,以及房顶上安装的铁皮水箱、卫星电视天线和太阳能热水器,都会变成招引雷电的“凶手”。通过这些通道,雷电极易进入室内,造成电器损毁和人身伤害。因此,制定和完善农村民居防雷标准、引导农户增强防雷意识,加强科普宣传,是减少农村雷击灾害的关键。
据了解,为做好农村民居防雷工作,中国气象局已经出台了国家标准《农村民居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这一规范已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为国家标准,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此前没有强制防雷要求的农村自建房,今后也要求设计防雷设施。
农村民居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安装防雷设施,曾经遭受雷击事故的农村民居,应改变将电线、电话线(缆)架空敷设、将天线直接立在房顶的方式,电源线路尽量埋地引入,屋顶上的卫星电视天线、储水桶、太阳能热水器等突出物体应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避免直击雷或雷电感应沿着电视天线、电源线或者水管进入到房间内损坏家用电器,烧毁家中线路,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B
城市建筑物如何远离“雷伤”
据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建筑物防雷分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高层建筑防雷务必要内外兼修,尤其是内部信息电子设备的防雷是重中之重。
外部防雷装置为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内部防雷装置为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综合布线等。我市新建建筑物外部防雷工作都做得比较好,而内部防雷工作相对薄弱,建筑物内的电气、电子系统防雷应成为城市建筑物防雷的重点。
现在,各单位和机构几乎离不开电子产品和通信设备。安保视频监控系统、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数据库服务系统、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和部分家用电器很‘娇嫩’、敏感,如遭受直击雷或雷击电磁脉冲,很容易造成电气、电子系统的损坏以及火灾,其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会很大。目前,建筑物内部防雷措施容易被忽视。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电子、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感应雷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危害也越来越大。从赣州市近10年来雷灾数据看(不完全统计),由监测设备、供电设备、通信设备、网络设备等构成的电子信息系统,已成为赣州雷电主要的入侵对象,其损失达到全部雷灾损失的50%以上。赣州市防雷中心已逐步将防雷的重点由过去防直击雷为主转到防感应雷为重点,为赣州城市当好“电子防雷卫士”。
据统计分析和大量的雷害调查表明,雷击伤亡事件和雷电灾害大多是由于未采取防雷安全措施和防雷装置不完善所致。现有建筑物的防雷装置不完善,是导致建筑物发生雷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为避免和减轻雷电灾害损失,应由有资质的专业防雷检测机构对学校、医院、宾馆和高层建筑进行定期检测;建设单位在防雷装置的设计和建设时,应根据地质、土壤、气象、环境、被保护物的特点、雷电活动规律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施工和技术、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设备、器件、器材,确保建筑防雷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此外,应加强公众的防雷科学知识普及,提升公众的防雷意识和防灾避险与自救能力,从而远离雷灾,给生命以呵护。
C
建筑物防雷必须是完整系统
据赣州市气象局雷电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针对雷电的危害,建筑物防雷必须是系统而全面的,主要包括接闪、等电位连接、接地、分流、屏蔽五个方面。
接闪就是让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的闪电能量按照人们设计的通道泄放到大地中去。地面通信台站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利用有效的接闪装置,把一定保护范围的闪电放电捕获到,纳入预先设计的对地泄放的合理途径之中。避雷针是一种主动式接闪装置,其功能就是把闪电电流引导入大地。因此,采用避雷针是最首要、最基本的防雷措施。
接闪装置在捕获雷电时,引下线立即升至高电位,会对防雷系统周围的尚处于地电位的导体产生旁侧闪络,并使其电位升高,进而对人员和设备构成危害。为了减少这种闪络危险,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均压环,将处于低电位的导体等电位连接起来,一直到接地装置。建筑物内的金属设施、电气装置和电子设备,如果其与防雷系统的导体,特别是接闪装置的距离达不到规定的安全要求时,则应该用较粗的导线把它们与防雷系统进行等电位连接。这样在闪电电流通过时,台站内的所有设施立即形成一个“等电位岛”,保证导电部件之间不产生有害的电位差,不发生旁侧闪络放电。完善的等电位连接还可以防止闪电电流入地造成的地电位升高所产生的反击。
接地就是让已经纳入防雷系统的闪电能量泄放入大地,良好的接地才能有效地降低引下线上的电压,避免发生反击。过去有些规范要求电子设备单独接地,目的是防止电网中杂散电流或暂态电流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防雷接地是地面通信系统安装验收规范中最基本的安全要求。
分流就是在一切从室外来的导线(包括电力电源线、电话线、信号线、天线的馈线等)与接地线之间并联的一种适当的避雷器。当直接雷或感应雷在线路上产生的过电压波沿着这些导线进入室内或设备时,避雷器的电阻突然降到低值,近于短路状态,将闪电电流分流入地。分流是现代防雷技术中迅猛发展的重点,是防护各种电气电子设备的关键措施。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雷害几乎都需要采用这种方式来解决。由于雷电流在分流之后,仍会有少部分沿导线进入设备,这对于不耐高压的微电子设备来说仍是很危险的,所以对于这类设备在导线进入机壳前应进行多级分流。现在避雷器的研究与发展,也超出了分流的范围。有些避雷器可直接串联在信号线或天线的馈线上,它们能让有用信号顺畅通过,而对雷电过压波进行阻隔。
屏蔽就是用金属网、箔、壳、管等导体把需要保护的对象包围起来,阻隔闪电的脉冲电磁场从空间入侵的通道。屏蔽是防止雷电电磁脉冲辐射对电子设备影响的最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