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新常态下的内外兼修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30日

    信丰县工业园区兴邦光电有限公司光学镜头生产一角。(资料图片)特约记者李健 摄

    □吴冬玲 特约记者赖清华
 
    世界知名品牌运动产品生产商信丰县泽荣旅行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红火,呈现产销两旺的势头,去年初企业把在原本位于东莞市的总部整体搬迁到信丰工业园区,全年实现销售总值约8378万元,同比增长300%;总投资1.8亿元的出口企业江西万辉塑胶制品去年5月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仅用8个月时间,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将实现利税3000万元……近日,记者走进信丰县工业园区,只见该县企业不断壮大,发展势头强劲,县域经济开放程度大大提升。
 
    近年来,信丰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对外创新招商方式,对内搭建承载平台,优化发展环境,吸引一批实力雄厚的客商和企业投资落户,助推了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为该县县域经济发展凝聚了强大合力。今年前两个月,该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8亿元,同比增长20.3%。
 
    强招商 项目引进从“捡”到“挑”
 
    最近,信丰县招商引资的利好消息不断传来,晶科电力投资16.5亿元的光伏发电项目、深圳联兴电路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的多层线路板项目、广东省骏达电子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电子器件项目等一大批项目成功签约入驻。
 
    近年来,信丰县转变招商观念,既招商引资又择商选资,出台了《鼓励投资的若干政策规定》《招商引资工作考评办法》《争资争项奖励办法》等一批大优惠政策,在税收优惠、项目奖励、金融扶持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同时,该县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磁场效应,按照“大项目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电子信息、食品制药、新型建材三大超百亿产业,组建了32支产业招商队深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围绕科之光电子、信玻实业等重点项目,持续开展组团式、园区式、产业链式招商,大力引进上下游产业和配套项目,以期达到“引进一个、带进一串”的良好效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2014年,信义光伏产业(安徽)控股有限公司的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珠海沃德科技公司电路板项目、四川创翔电源有限公司蓄电池项目等项目纷纷签约落户信丰,累计签约项目34个。新引进的项目中,电子信息、食品制药、新型建材三个超百亿元产业以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电源动力两个新兴产业等主导产业关联项目占七成以上。
 
    筑平台 构建产业聚集洼地
 
    “依托园区电子器件产业基地现有的资源和技术力量作支撑,我们公司已经实现了500万像素镜头和800万像素镜头的批量生产,目前公司正着手研发1300万像素镜头。”4月25日,信丰县江西兴邦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熊告诉记者。目前,企业月产能实现了三连翻,每月可生产手机镜头1500多万颗。今年一季度,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00多万元,同比增长260%。
 
    2015年,信丰县为企业构筑坚实的发展平台,搭建产业集聚洼地,促进了一批与兴邦光电一样的企业提挡升级。为搭建产业承载平台,该县按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在工业园的东区规划了1万亩矿产品深加工及新型建材产业发展区,在西区规划了占地8039亩的电子器件产业基地和占地3500亩的脐橙产业基地,并规划与之配套的仓储物流区、居住及安置区、中心服务区及商务中心区等功能区。围绕“园区、产业、企业”三项重点,该县依托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赣南脐橙产业基地、大唐工业园,在老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构建“一园三区”工业布局,并通过改善园区基础设施,优化服务环境,将一个个工业园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产业聚集投资洼地。
 
    目前,信丰县电子器件产业基地和大唐电源动力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科之光和迅捷兴等8家线路板企业相继落户并开工建设,这两个平台的建设为该县“3+2”产业加速集群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重服务 企业发展后顾无忧
 
    “这几年,我们企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感谢相关部门为我们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近日,江西绿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何光亮说。
 
    两年前,绿萌农业控股公司启动增资扩产项目,投资1000多万元开始新建厂房。当时,信丰县工业园区迅速为企业提供土地,让企业在短时间内扩建投产;在税收上,园区帮助企业及时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税收政策,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让企业每年节约200多万元资金用于科技创新。今年前三个月,绿萌农业实现销售额2000多万元,同比增长10.2%。
 
    为让入驻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信丰县建立重大项目领导跟踪服务制度,由县四套班子成员挂点企业,定期调度项目推进情况,在项目用地、企业招工、融资信贷、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一条龙”式服务,力促项目早动工、早投产。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专项整治中,该县国税、地税联合办税窗口取消了8个审批事项,对保留的13项审批事项,审批时限由原来的平均23个工作日压缩至12个工作日,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该县不断优化金融环境,积极组织政、银、企对接签约活动,并推出“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出口企业信贷通”等金融产品,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让企业发展“不差钱”。仅2014年,该县就为80余家企业提供近25亿元融资贷款,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