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30日
近日,江西五丰食品有限公司的“银丝”品牌米粉身着标有公司英文标识的“新衣”,从深圳出关,漂洋过海销往欧洲。此时距离它们上一次出口欧洲已有3年。
“在全省乃至全国米制品输欧受阻的严峻背景下,占全国出口量60%以上的会昌米粉,不仅率先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可解禁,率先恢复对欧出口,而且出口单价要比在其他传统市场高30%以上。”言语之间,五丰公司总经理郭永红难掩喜悦。
一直以来,会昌米粉采用专利工艺技术生产,全部采用纯大米制作、不含添加剂,产品远销香港、美国、东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更是欧盟市场的高端产品。但是2008年以来,欧盟禁止未经批准转基因产品输入,连续出台了多项决议,对输欧盟大米制品采取极为严格的检测。2011年12月,欧盟发布2011/884/EU号决议,以转基因为技术壁垒,对中国产米粉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受此影响,“银丝”米粉自2012年起被欧盟市场拒绝了,“银丝”的“娘家”五丰公司被迫放弃欧盟市场。从2012年至今,五丰公司减少米粉出口约4000吨。作为米粉出口专业生产企业,历经千辛万苦开辟的欧盟市场一夜失去,这给五丰公司的发展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带来巨大冲击。
“银丝”米粉被拒欧盟国家之外一事,很快引起各级检验检疫部门的关注,为了恢复会昌米粉出口欧盟市场,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成立输欧米制品解禁预案研究课题小组,帮扶会昌米粉突破壁垒,尽快恢复出口。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通过研究欧盟的法律法规,确定他们只是不允许转基因米粉进入市场,而非转基因米粉则仍有市场。为此,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指导五丰公司建立起以杜绝转基因污染为目标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完善自检自控体系,保持米粉纯净。
确立“解禁”目标之后,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协同会昌县从生产“银丝”米粉的水稻基地入手,走访当地农业部门,了解地形地貌及种植情况,调查水质和土壤环境,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选定集中连片、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3.8万亩地块,作为米粉专用稻原料基地。基地与农民签订种植收购合同,选用种子,统一派发和收购。基地与企业建立对应的原料供应关系,出口米制品的稻谷必须来自基地。在种植基地推行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建立健全种植管理和农业投入品、病虫害防治等制度,完善追溯体系。同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和该县共同制定原粮监控计划,对产区原粮抽样进行农残、重金属和转基因检测分析,掌握其含量分布状态,为出口企业建立合格的原粮供应基地提供依据,实现了从基地到产品的整体质量控制。
一根根细细的米粉,同样牵动着国家质检总局的心。在会昌米粉为出口欧盟“解禁”的过程中,国家质检总局组织质检系统高级专家咨询服务团到企业生产现场“把脉问诊”,提供“解禁”思路和技术指导。在原料种植、加工过程有保障的基础上,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创新输欧米粉监管方式,积极研究非转基因产地溯源技术以及米制品转基因快速现场检测等技术,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检验检疫监管措施和技术检测手段,有效形成了检验检疫监管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有了检验检疫部门对企业的支持和帮扶,无论他们提出怎样的质量要求,我们都能够做到。”郭永红自信满满地说。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会昌米粉符合欧盟的市场准入标准。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对五丰公司的原料基地和加工厂开展了实地调研指导,并对企业自检自控体系和检验检疫的监管能力进行核查和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企业具备了输欧米制品的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目前,五丰公司“银丝”“濑粉”等品牌的米粉可以畅通欧盟,漂洋过海前往世界各地人们的餐桌上。截至4月29日,五丰公司已出口米粉34吨,货值42万港币,预计2015年,该公司出口欧盟米粉将达600吨,出口额750万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