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河北融投500亿担保风险一触即发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0日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 饶守春 发自石家庄
 
  目前,中国第二大担保公司、河北最大的国有担保集团—河北融投控股集团(简称河北融投)正因涉及担保金违约而处于舆论风眼。
 
  3月底,一份来自平安信托的公告函显示,河北融投已暂停所有担保业务,并已被河北建投集团接管。一石激起千层浪,与河北融投多有合作的深圳私募地产投资公司德信资本亦传出投资项目出现违约。
 
  4月17日,德信资本一工作人员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公司在石家庄有河北融投担保的地产项目,已构成违约,金额为10亿元 。同时记者了解到,目前承保金额已达500亿元,在公司暂停担保业务后,巨额债权恐无人履行。
 
  具有国资背景的河北融投出现违约,意味着与银行、信托等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制融资方案的“河北融投模式”正式宣告失败。失败的原因,多位熟悉或与河北融投有过合作的人士将其归咎于公司粗放的风险把控能力,以及可能涉嫌违规的操作手段。
 
  4月15日,河北融投办公室主任助理马凤娥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针对这次事件,公司已起草了一份公告说明,最快这两天就会发布。但截至发稿时,该份公告尚未发布。因此对于河北融投的未来而言,还处于不确定中。
 
  有担保行业内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河北融投的未来“倘若陷得深,最终的结果不是破产清算就是只能政府兜底”。
 
  大象被“地产项目”绊倒
 
  河北融投或许正遭遇暴风雨前最后的平静。
 
  4月15日,长江商报记者来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桥东区槐安东路1号的河北融投公司总部。与外界沸沸扬扬的传言相比,这里显得有些安静。偌大的会客大厅,仅有三名保安及两位前台工作人员。
 
  然而,这样的平静无法消除外界的质疑。3月27日,平安信托在其官网发布了一份公告函,披露河北融投已被托管,并全面暂停公司担保业务。
 
  在这份名为《平安财富-汇利8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告知函》中,平安信托表示河北融投“因国资整合事宜在河北省国资委的主导下由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托管,融资方和河北融投将无法按期履约”。一接近河北融投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河北融投出现的违约担保金只有5亿元左右,原因则是担保企业“跑路”。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得知河北融投有可能存在担保违约风险后,众多企业人心惶惶。
 
  “公司一共投了5个项目,金额是10亿元,因为看中融投的国资背景,所以找的它作为第三方担保。按照正常协议约定,公司每个季度会从开发商那里获得一次收益,大概有1000万左右。但是现在融投出现了违约问题,公司的收益暂时收不回来。”4月15日,主营地产投资基金的深圳德信资本一工作人员颇有些无奈地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出现这种情况的远不止德信资本一家。在房地产投资担保方面,河北融投可谓颇为“热衷”。一位石家庄地产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河北融投不仅对石家庄以及河北省内的房地产公司进行项目担保,与国内一些大型房企亦有合作,绿地地产、恒盛地产与河北融投都有合作。这一说法得到石家庄当地房企人员的证实。
 
  不仅在房地产行业,其他领域亦常出现河北融投的身影。公开资料显示,河北融投的业务领域涵盖担保再担保、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融资租赁、外引内联、清洁能源、实业开发等板块,业务网络覆盖河北全境,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亦有工作往来,授信额度达到近500亿元。
 
  这家2007年4月成立,河北省国资委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十二五”期间以省财政每年注资2亿元的持续助推下,目前注册资金已达到40亿元。在河北融投的股东中,除去河北融投集团与河北省国资委外,还有着其余几大河北省国字头企业—河北钢铁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正因此,2012年大公国际将河北融投的资信评级定为AA+级,这也是河北省唯一一家具有此类级别的担保公司。
 
  独特的河北融投模式
 
  “河北的项目选择与融投合作,一是看中它的国资背景;二是它的模式。”深圳德信资本的工作人员对长江商报记者如此说。而其所说的“模式”,便是一直为业界赞赏的“河北融投模式”。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拥有国资背景,加上注册资金雄厚,以及省财政每年2亿元的资金支持,河北融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梯次融资体系”。这一体系,被业内称为“河北融投模式”。
 
  事实上,该种模式的本质就是通过融投自身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结合以及与自身不同业务板块结合,实现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无缝对接。
 
  首先,该体系通过担保再担保、创业投资、基金募集等综合运用,并根据中小微企业不同阶段的不同融资需求,为中小微企业量身打造融资方案。
 
  其次,融投在利用自身力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联合基金、信托、金融租赁、资产管理公司、银行、证券等多种金融机构,为企业与金融机构、社会资本“铺路搭桥”。
 
  依靠这一模式,河北融投仅在去年,就与国内多家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合作,并与多家银行取得合作意向,为业务规模的扩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步子跨得大了总容易跌跤,这美好的一切,都随着平安信托的一纸公告函,宣告破灭。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这已不是河北融投第一次出现问题。上一次该公司在公众面前露面,是去年7月的海沧资本前法人代表姜涛的“失联”。作为海沧资本的担保方,河北融投模式以及公司的风险把控能力第一次被公众质疑。
 
  关于河北融投模式的失败,上述中德信资本工作人员总结为“总体风险把控能力偏弱”。其解释,一般担保公司在进行担保前,往往会在开发商取得土地证、产权证后才签订合同进行担保,可河北融投并非如此。“有很多地产项目,在开发商未取得土地证及产权证时,融投都直接进行了担保。一般情况下,开发商将这两个证抵押给融投后,即使后期没钱拿出来,融投也会因为拥有土地证及产权证而有保障,出现问题也不至于难以解决。但融投在房地产担保上太粗放,使得公司现在拿不出钱来。”
 
  4月17日,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河北融投拥有国资背景,但偶出问题也是必然。“河北融投最开始成立,就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所以在政策指导下成立,拥有国资背景并不意外。作为担保公司,河北融投已经有500亿元以上的担保额,因此出现危机,可以说是偶然,毕竟众多担保公司中难免会有问题。但说它必然,则是因为河北融投所担保的很多企业,都是类似于房地产的产能过剩企业以及高风险企业,本身就压力大,现金流紧绷,因此出现问题只是时间问题。”
 
  化解危机任重道远
 
  如何解决危机,河北融投目前还尚无说法。
 
  4月15日,河北融投办公室主任助理马凤娥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已经起草了一份说明,将在近两日发布。马凤娥表示,公司一直在关注事态的发展以及媒体的报道,也了解当事企业的担忧,但该份说明还在走程序,等待审批。
 
  “公告说明中,将详细解释本次事件,以及涉事资金。同时,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也将一一说明。与此同时,一些媒体报道的所谓"内幕",公司也将澄清。但具体内容,不便透露。”马凤娥说。
 
  不过,从已有信息可知,河北融投正在对公司所有担保项目进行风险排查,并上报河北省国资委,只因担保项目众多,何时出结果并无明确时间表。
 
  同日,长江商报记者前往河北建投集团,该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尽管河北融投已被河北建投集团接管,但目前只是名义上的托管,“还是两家公司,建投集团也没有接管融投的业务,只有一位赵姓经理前往办公,其余人员都是融投自己的,公司事务也是融投自己在运营。”
 
  对于德信资本来说,河北融投迟迟不表态,也让其着了急。上述德信资本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目前采取的措施除了安静等待外,还将从公司项目方入手,看能否要回投资款。同时其表示,万不得已将采取法律手段,对河北融投进行起诉。
 
  沈萌则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河北融投不愿承担投资方的5亿元担保金,其他合作的企业心里肯定紧张,会发生连锁反应是肯定的。但由于河北融投的国资背景,这一状况在目前而言还算平静,但以后如何发展,并不好说。”
 
  沈萌表示,要解决目前的危机,河北融投要分情况对待。首先应核实融资担保项目,查清风险敞口有多大,继而制定解决政策,或者折价转让部分债权;其次应查清人为违规项目,“500亿的担保额肯定有人会为了完成业绩而选择违规操作”。
 
  “按照《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担保公司担保总额只能是其注册资金的10倍,但河北融投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因此属于违规。但一些银行或者其他机构,看到其背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但这样也可能使得融投在本次危机中陷得深,这种情况下只有两种结果:国资委来兜底或者宣告破产。”沈萌表示。
 
  香颂资本
 
  执行董事沈萌
 
  河北融投所担保的很多企业,都是类似于房地产的产能过剩企业以及高风险企业,本身就压力大,现金流紧绷,因此出现问题只是时间问题。
 
  河北融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位于石家庄市桥东区槐安东路1号的办公楼。本报记者 饶守春 摄

分享:

来源:长江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