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警惕担保公司借道P2P平台“借新还旧”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7日

 

    本文首发于前途财富网,作者么志博系财经评论员

  目前,由于市场整体环境的影响,使得很多担保公司深陷代偿泥潭而无法自拔。这些担保公司几乎不再接手新的担保业务,而是以维护旧有业务为主,举步维艰。

  为了掩盖资金链断裂或几近断裂的事实,有些担保公司开始借道P2P平台“借新还旧”,制造出担保业务运转一切正常的假象,以避免被破产清算。

  由于目前P2P平台设立门槛较低,监管也较宽松,致使市面上出现了众多不同背景的P2P平台,鱼龙混杂,担保公司背景的P2P平台也隐藏在其中。

  这些担保公司将自身的代偿项目经过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所谓“包装”,摇身一变成为“第三方”公司挂牌的优质项目,再许以高收益、低风险的软承诺,便可以从P2P平台轻松筹得足额资金,弥补其代偿项目的亏空。虽然担保公司眼前的难过算是过去了,但是却为未来资金链的修复埋下了更大的隐患。目前真正优质的项目未必会通过P2P平台来募集资金,而高收益也必定伴随着高风险,寄希望于通过P2P平台真正意思上的优质投资项目来获取超额收益,进而回报此前许下高收益承诺的投资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也有凭借严格的风控体系、较高标准的项目筛选条件使得自身担保业务运转顺畅,略有盈余甚至有较多盈余的担保公司,他们为了多元化发展而涉足P2P平台业务,这样的担保公司开展的P2P平台业务理论上讲会比较靠谱,值得投资者们重点关注!

  P2P平台的投资者们一定要擦亮自己的双眼,切勿为心怀鬼胎的诸如资金链紧绷的担保公司背景的伪P2P们埋单!

分享:

来源: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