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中国金融频道>> 金融监管>> 银保监会动态 >> 正文内容

银监会走向宏观调控前台 要求信贷增长适度合理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05日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9时45分报道,按照银监会的要求,今年在贷款投向上,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要求,没有按规定程序审批或核准的项目,银行金融机构一律不得授信,授信了不得发放贷款。银监会对于今年商业银行信贷的要求是“适度合理”。

  今年1月1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新年致辞》中表示,2010年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更严密的监管框架,可能正是防止中国宏观经济从复苏走向通胀的控制阀。近日有银行业业内人士透露,银监会对于今年商业银行信贷的要求已经明确,是“适度合理”,也就是说在信贷规模上要“适度”,贷款投向结构上要“合理”。2009年上半年我国新增信贷创出7.37万亿天量,业内专家认为,这种天量信贷已经“偏离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今后经济调整埋下隐患。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银监会强势推出的规范性政策已经被市场理解成为新的宏观调控工具,银监会走上了宏观调控的前台。

  去年8月份,银监会下发了一份《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11月份还下达了一系列实时监管的指导性文件,另外,还在一些关键时点,例如季度末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都是为了防止信贷规模过大。业内专家认为,这可能正是银监会这些政策的微妙之处,这种政策更加灵活,可以进行微调,既有效地扭转了公众的预期,同时又不马上给出具体的效果。这种见诸于微观机构监管的政策在宏观调控中显示了很好的效果。

  现在监管层最大的担心在于今年信贷会再次超预期增长。今年在投资不减少的情况下,其拉动信贷的需求也不会比去年少,这种情况下,2010年如果不进行政策控制,信贷增量将大大超出预期。

  而监管层的另一个担心是,今年快速发出去的大量信贷很可能存在风险隐患。理论上讲,信贷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一定会导致不良贷款随之增加,这种效应往往在未来2—3年内逐步体现。

  截至2009年9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和授信集中度三个指标都控制得不错,尽管如此,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尤其是如果实体经济再次出现下滑,资产价格出现巨幅波动或者产业结构调整硬着陆,都可能引起大规模的坏账,这都需要商业银行和其监管者提前做好准备。(记者梁盛) (来源:中国广播网)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梁盛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