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率仅1.6% 处历史最好水平
本报记者 涂若奔
内地银行今年新增贷款达到天量数字,有不少分析质疑资金大部分流入股市,直接炒高资产价格。不过中国银监会办公厅主任廖岷否认存在此种现象,称该说法“毫无根据”。他并强调,内地监管部门一直要求银行严控风险,截至10月底,内地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额已低于5,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已经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水平。
廖岷昨日在港出席“2009博鳌青年论坛”时表示,今年前10个月内地银行贷款总额达到8.9万亿元,主要是由于自然灾害再加上金融海啸爆发,银行体系“应时之需、应灾之需”发放大量贷款,令许多企业得以避免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亦有效避免三角债的出现。他强调,绝大部分贷款均流入实体经济,主要分布在基础设施、灾后重建、民生项目、支持中小企业以及若干三农项目。其中在民营中小企业贷款方面,今年9月底较年初增长28%,在三农贷款方面的增幅更达到29.5%,均超过平均增幅。
内银筹建中小企贷款网点
廖岷并透露,为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现时已有2间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正与外资洽谈合作,准备各自组合营公司,在内地开设1,000-2,000个网点,为中小企业提供方便。不过他拒绝透露更多细节,亦表示暂未有时间表,希望最快明年能成事。
明年贷款须“实付实派”
在外界关心的监管问题上,廖岷亦称卓有成效,指银监会一直要求内地银行“守住风险底线”,明年起还将要求贷款采用实付实派的支付方式,以便加强风险管理。
他称,截至今年10月底,内地银行的不良贷款额仅4,98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680亿元,不良贷款率亦仅有1.6%。另外,银监会此前曾要求内地银行至今年底的拨备覆盖率需要达到150%,当前就已达到147.7%。
中国国际公司金融董事长李剑阁亦于论坛上表示,尽避外界对贷款过多有质疑,但他料内地明年仍将维持宽松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并认为内地不会太快“退市”。他称,如若此时“退市”将带来严重后果,令经济再一次下滑,届时即使中央再花费“四万亿”救市,也都无法达到效果,故他相信明年内地仍将“保增长为重,力度不会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