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河南等多地上演民间借贷危机:资金多流向房产业

来源:新京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7日

资料图

资料图 
    【卷首语】
 
  在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律师秦希燕统计,截至今年4月,非法集资案件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87%的市(地、州、盟)和港澳台地区,且跨省案件逐步增多,影响重大。“民间借贷导致很多人倾家荡产,须引起重视。”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警示。
 
  新京报记者分赴多地调查发现,3年前出现在温州的金融风波,如今在河南、河北、山东、湖南等地上演,民间借贷危机有蔓延之势。
 
  1月24日凌晨,河南信阳,夏玉梅投入冰冷的浉河中。这位五十多岁的女子是一家非法集资公司的客户经理。当地多名投资户称,经她手投进该公司的资金近亿元。
 
  该公司在1月中旬崩盘后,夏玉梅无法面对投资者,先是割腕,后又投河,被打捞上来时已停止呼吸。
 
  因非法集资引发的各种悲剧在各地纷纷上演。2013年11月,湖南湘潭民营企业家王检忠跳楼身亡,其公司涉民间借贷2.3亿余元。一个月后,娄底市同星米业老板肖仲望跳楼身亡。在经历5个月讨债无望后,该市清洁工文朝霞跳河身亡。
 
  今年两会,民间借贷成为热议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高院院长梁明远提交《关于对投融资公司加强监管的建议》。他认为,现在,民间投融资公司设立门槛低,缺乏监管导致违规操作泛滥。许多投融资公司以高息回报为诱饵进行非法集资。资金链断裂后“人去楼空”,引发恐慌挤兑。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大学教授戴晓凤去年调研娄底、永州等多家民间借贷公司。她将民间借贷比作“抽水机”。民间借贷公司从老百姓手里拿来的资金成本是2分月息,贷给企业则是4分或5分,几乎没有企业能承担这么高的资金成本。
 
  除了线下借贷之外,网络P2P借贷平台也并不“安生”。截至去年年底,全国有1600多家网贷P2P平台。但这些平台没有准入门槛、行业规范。据网贷之家统计,去年一年,出问题的P2P平台达275家。
 
  资金多流向房地产业
 
  新京报记者在河北、河南、山东多地调查发现,无论线上或线下的借贷公司,资金大部分流向房地产企业。
 
  专家分析,目前虽然民间借贷乱象重重,但只有少部分是借贷骗局,大部分借贷仍是基于企业资金需求,尤其是房地产企业资金需求。但去年,全国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低迷,资金回笼慢,导致这些在民间借贷市场融资的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也由此引发多地民间借贷“崩盘”的现象。
 
  邯郸去年发生30余家非法借贷房企跑路事件,涉案金额高达93亿元。但在银行贷款愈发困难的大背景下,房产商仍继续大规模投资,一条从城市延伸到农村的全民放贷链条开始形成。
 
  最近,河南南阳民间借贷危机、北京网贷平台“里外贷”案例中,借贷资金一开始均流向房地产企业。
 
  在湖南娄底,十多家实体企业借贷数十亿元,最终被高额的利息压垮,出现兑付危机。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实体企业所借的资金,除一部分维持生产外,相当多的借贷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市场。
 
  监管“真空”亟待法律填补
 
  如何规范民间借贷、投融资平台?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副省长何报翔认为,民营投资公司如今处于无人监管的真空地带,出现工商部门只负责注册登记,不负责监管,而金融证券办无职能管,银监局无权管的尴尬局面。他建议,尽快制订出符合民间融资特征的法律法规,对民间融资的权利义务、准入机制、运行程序、法律责任等明确规定。
 
  三年前,温州发生民间金融风波。今年的两会上,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笑华表示,温州已经制定了《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并出台了实施细则。去年通过合法渠道进行的民间借贷达到了5734笔,涉及金额68亿元,对规范温州的民间借贷行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陈笑华建议,应当将民间集资上升到国家层面立法,进一步清晰界定合法界限、借贷渠道、备案措施等等,保障民间融资领域的平稳。
 
  新京报记者 涂重航 实习生 沙璐 李骁晋

分享: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