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当代金融家 作者:何谐 程晓艳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3日
访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俞炯玲
“经济的活跃点在哪里,增长点在哪里,我们的机构就应该跟到哪里,我们的金融服务就应该开展到哪里。金融是跟着经济走的,不能让经济活跃的地方有金融的缺失。” 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俞炯玲日前在接受本刊记者独家采访时说,“正是因为坚持这样的理念,浙江交行抓住了经济发展的节拍,发展态势才一直保持着稳健这一特色。”
我们可以用数据来说明问题。近6年来,浙江交行的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7%左右,存款增长率在26.4%,贷款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8.7%,人均创利近100万元。虽然浙江省是全国内陆面积最小的省份,可浙江交行在交行系统内综合实力却达到第四位,在北京、上海、江苏之后就是它们。
稳健:需要判断与胆略
“我们浙江交行实现多年稳健发展的原因,主要为两个方面:在业务策略上,始终坚持服务经济的原则;在经营策略上,一直坚持防范风险的原则。”
俞炯玲向记者谈起她在稳健经营上的一些思考和实践:银行通过调整业务结构、调整业务增长点等策略降低经济波动风险。“在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时候,我们更加注意其中的潜在风险;在经济总体环境处于低谷的时候,我们则要有效发现经济的增长点。”
比如,前几年,当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砍掉”县域分支机构,将营业网点集中到中心城市的时候,浙江交行开创交行系统甚至全国大行先河,提出“机构下乡”,在百强县镇设立分支机构的网点布局设想。当时监管上还是主张“大银行不能到下面设立分支机构”,为此,浙江交行耗资1000万元收购温州一家信用社,获得了在乐清和瑞安两个县域机构的牌照。
现在,浙江交行已经成为交行系统第一个分支机构覆盖辖内全部百强县的省级分行。“我觉得,浙江是一个区(县)域经济很活跃的地方,我们的银行要跟着经济发展的趋势走。”俞炯玲如是说。
“经济会有起落,银行要尽可能烫平这个起落。浙江交行会根据经济的波动以及周期性,设立自己的检查项目。通常,在总行布置具体的风险检查工作之前,我们分行就已经开始了自我检查!”
如何防范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已经成为时下社会各界的关注课题。俞炯玲以此为例,向我们阐释了该行按照“跟着经济走”原则实现稳健发展的经营之道。该分行早在2008年的时候,就判断国际金融危机将对浙江出口贸易型中小企业带来问题,小企业将全面受挫。因此,该分行及时调整业务策略,主动积极发展大项目。但当2009年上半年,全国银行同业均在进行“铁公基”大项目的竞争时,该行却开始转向谨慎。“当信贷投放发展成为一项运动的时候,我们强调要保持清醒头脑,保持金融的相对独立性。”
防范风险之“实战”
国际金融危机让浙江很多企业出现了风险。这对银行业是一场风险控制的“现实版”考试。经过“实战”,银行的风控能力都被检验出来了。
比如,浙江华联三鑫集团,虽然是一家民营企业,但具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PTA生产能力,很多银行主动向该企业提供信贷。而浙江交行则早在2007年12月20日就提前收回全部贷款。俞炯玲阐释道:“当企业家因融资便利而不再拿钱当钱的时候,当其掌控的资金规模超出其运作能力的时候,风险就开始增大了。所以,我们提前撤出来了。”不久,该企业出现了问题,被迫重组,多家银行巨额贷款深陷其中。
再如,台州某企业主头上光环很多,跟许多政府领导有合影留念,当地银行以与该企业有业务关系为荣。交行仔细分析了这家企业的运营状况,发现其负债率很高,生产全部依靠出口支撑,存在较大的市场波动风险。虽然该企业曾经向交行提出以土地作为抵押申请贷款的方案,但交行婉拒了。俞炯玲向记者解释说:“银行不是典当铺,银行放贷看的是赢利能力。”
“这两个企业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在浙江省都是很典型的,我们都没有受到损失。为什么?”俞炯玲说,“当大家都蜂拥而入,头脑很热,苦于进不去的时候,我们要作认真的分析。我们有一句话,看企业,要看企业的产品;看企业的商业运作模式,还要看企业家的素质。企业家如果自身的素质跟不上要求,即使本来很有前途的产品,最后也会做砸。”
“所以,我们的风险控制一直很有效果,即使在交通银行股份制改造时期,我们分行也不曾打包多少不良资产。截至9月底,因去年绍兴地区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引发贷款风险上升,我们分行的不良贷款率仍在1%以内。”俞炯玲介绍说。”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