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今天(9月17日)在英国《金融时报》高端论坛上指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将近占资本的80%,主要为普通股和留存收益的核心一级资本,总体情况是好的。定量测算也表明,新的资本协议对我国当前银行业的资本补充不会形成直接的冲击。如何引导商业银行建立资本约束和资本补充机制,是对监管当局的一项重大挑战。
王华庆说,9月12日,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最新的全球最低资本标准,要求将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普通股和留存收益)的最低要求从原来的2%提高到4.5%,同时新增要求商业银行持有2.5%的资本留存超额资本作为应对将来可能出现困难的缓冲。上述两项加总,使得核心一级资本要求达到7%,这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加强资本监管的共识和决心,也反映了巴塞尔委员会对银行自营交易、衍生品和资产证券化等银行活动提出更高资本要求的态度。
王华庆称,银监会一直高度重视资本监管,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最近几年来要求商业银行在最低资本充足率8%的基础上,还要计提逆周期附加资本和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同时,要求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150%以上,还准备引进动态拨备和杠杆率,作为资本监管的重要补充。资本和拨备作为抵补不可预期风险和可预期风险的核心工具这一理念得到了商业银行的广泛认同,银行业资本补充和资本约束将不断加强。
在谈到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展望时,他说,银行业金融服务创新能力将显著提升。中国居民储蓄的投资需要将会快速增长,居民金融服务需求将更加多样化。随着利率、汇率等价格指标的市场化,企业风险管理的需求也会快速增长,需要银行业提供多种风险管理的金融工具。
中国银行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的现象将会得到比较大的改观,商业银行将会更加有效地处理好创新与审慎经营、注重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创新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银行业金融消费者保护将会得到更加的重视,创新产品的信息披露将更加及时、完善,金融消费者将更加成熟。
此外,王华庆还表示,中国银行业发展当前面临的“三大挑战”:一是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二是地方政府代偿性风险还比较突出。三是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