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担保也难保 京城P2P现首例担保公司违约事件
来源:金牛理财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7日
近日,京城某P2P网贷平台的一个400万元规模的借款项目出现逾期,由于债务人无能力按时还款,而担保方未启动正常的代偿程序,因此很可能成为京城采用担保模式的P2P平台今年出现的第一例担保公司拒绝代偿的事件。
据上述平台介绍,发生逾期的项目为去年10月发行的一款3个月期的借款,项目的借款方为西城区某茶叶店,由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某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向平台推荐并提供了全额本息担保。该项目的预定还款日为2015年1月18日,但是至今借款人仍未能偿还应还本息。按照合同约定担保方应于到期日起7日履行代偿义务。截至1月25日,平台称,该担保公司仍未履行合同义务。经本网致电该担保公司相关负责人,其并不否认以上事实,并称正在协商解决中。
据了解,逾期发生后,上述平台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工作人员正在尽最大努力积极追偿借款。目前的采取的方式是,一方面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以求政府能向担保机构施压;另一方面平台工作人员紧守担保公司,督促担保机构启动代偿程序。平台工作人员曾在担保公司连续蹲守一天一夜,其中的辛酸实在令人唏嘘。
担保机构推荐借款项目并提供第一道风控,经P2P平台审核通过后发布借款信息并募集资金的业务模式,称之为P2P担保模式。该模式被P2P平台广泛采用。应该说,担保模式对P2P平台的迅速扩张曾起到推动作用,但其弊端也日渐显露。例如,担保机构可能存在过度担保、风控能力不足、欺诈风险以及道德风险等问题。此外,担保模式不利于投资者对投资风险的正确认识,迷信刚性兑付。正是因为担保模式存在的各种问题与风险,去年以来业内外对P2P去担保化的呼声甚高。
采用担保模式的借款项目发生违约后,一般的处理程序是P2P平台首先会要求担保机构在合同约定时间内代偿,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失,然后由担保机构向借款人进行追偿。但是如果担保机构拒绝代偿,而反担保物又不在P2P平台和债权人手中,那么P2P平台和投资者将十分被动。走法律途径不一定能最终追回借款,并且需要的时间较长,这会影响到投资者对平台的信心,因此一些实力雄厚的平台只好选择兜底。
上述逾期事件对采取担保模式的P2P网贷平台或许是一个警醒。担保模式存在的风险不容忽视,选择好的合作机构十分关键。当然即使是与最优秀的机构合作,P2P平台也不应该完全将风控寄托在他人身上。平台要想持续经营下去,必须形成自己的风险控制核心能力,必须具备对借款人的信用和还款能力的独立甄别能力,同时尽量做到将足值的反担保物抵押在自己手中,以最大程度保护平台和投资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