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周三表示,央行的货币政策在现实中遇到了更多新的困难和压力,货币政策目标的框定、国内外市场的双重检验、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审慎监管等方面都需要研究和探讨。
从货币供应量的调控要发展到以控制通货膨胀为目标这样一个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实践和操作,对货币政策的理论来说,都面临许多新挑战。央行副行长马德伦在周三举行的一场论坛上坦言,“如何去引导和管理公众的预期问题?如何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的问题?如何建设一个更好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问题?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任务。”
他表示,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需要面对国内和国际双重检验。我们的经济学理论,关于货币政策的理论,更多是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内设计和思考,面对一个全球开放经济的货币政策,如何与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变化相结合,对我们来说也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
央行副行长同时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新的形势下,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提出来一个储备货币的多元化问题,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要走向国际化也对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我们看到,当我们还没有完全宣布人民币可兑换的时候,有的国家已经宣布了人民币在它的国家内的完全可兑换,有的国家已经把人民币作为它的储备货币来加以管理。所有这些,我们应该看到这是对我们的一个新的要求,但是在这样一个新形势下,我们如何使人民币更好的走向国际,成为一个国际货币中新的受欢迎的货币,也有很多问题要探讨。不是简单的认为人民币处在升值阶段,经济发展得好,人民币就能完全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