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4日
出生证,是一个生命诞生后取得的第一个身份证明,也是新生儿的有效法律凭证。然而,信丰县的廖先生却因给孩子办理出生证遇到了烦心事,女儿出生4个多月了,医院却迟迟没有给他开具出生医学证明。连日来,记者采访得知,廖先生所遭遇的并非个例,在我市的宁都、兴国、大余、于都等地同样存在这一现象,不少家长因此发出感叹:孩子好生,出生证却“难产”。究其原因,卫生部门称是申办人太多,新版出生证供不应求。
1
家长不解:
后入院分娩却先领出生证
“我就是想不通,我老婆是8月28日到信丰中医院分娩的,现在过去4个多月了,医院还没给办理出生证。而我邻居的老婆也是在这家医院分娩的,时间将近晚了一个月,他女儿却早已领到了出生证。”2014年12月29日下午,信丰县新田镇的廖先生说起女儿的出生医学证明迟迟未办一事,满腹怨气。
难怪廖先生这么大的怨气,原来他的妻子曾女士是8月28日入院分娩的,而邻居黄先生的妻子是9月23日入院分娩,两者入院时间相差了近一个月,廖先生女儿至今仍未办到出生证,而黄先生女儿出生没几天就领到了。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廖先生还用手机拍下了黄先生女儿的出生医学证明。打开手机照片,没错,这是一份新版的出生医学证明,证明左下角上盖有“信丰中医院”的公章,签发日期是2014年9月30日。
没有出生证,就无法给女儿办理落户,为此,廖先生不止一次来到该院询问“为何先出生的没领证,反是后出生的先领证”的缘由,结果院方给予的答复却是:“出生证已发完,回家等候电话通知。”一等再等,迟迟没有等到院方的音讯,也没有得到院方的具体解释,廖先生心里有怨气就不难理解了。
有廖先生这样遭遇的还有兴国的肖先生、宁都的赖女士以及大余的钟女士。其中宁都的赖女士告诉记者,她儿子是2014年4月在医院分娩的,现在好几个月过去了,医院还没给她儿子办理出生证,多次催问也没有结果。
2
医院释疑:
证件数量有限得全盘考虑
办事都讲究个先来后到,廖先生遭遇的这种情况,信丰中医院作何解释呢?为了解情况,记者来到该院妇产科采访。
见记者来访,该院妇产科护士长刘秋红也没回避:以前出生证用完了,随时可到县卫生局去申领,而2014年7月底赣州执行新生婴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办理落户的新政后,来医院补办出生证的人数一下激增至1200多人,加上每天还有在院分娩、剖宫产的新增婴儿人数,医院申领的出生证根本就不够用,只好按照“谁先申报谁先领”的顺序登记签发。刘秋红翻开一本家长申领出生医学证明的登记册给记者看,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有序号、产妇姓名、入院分娩(剖宫产)时间以及联系电话。记者查到廖先生妻子曾女士排名在800多位,除去前面已经申办到出生证明的500多人,依照刘秋红的说法,除非医院近期一次性能从县卫生局领到500份出生证,这样廖先生近期就有希望轮到,要不然可能还要等上好几个月。
既然是执行先来后到的签发办法,那为何廖先生妻子早入院一个月没领到证,其邻居黄先生的妻子后入院分娩反而拿到证?不仅廖先生想知道缘由,记者也想知道其中原因。刘秋红解释说,2014年9月中旬,医院向县卫生局报表申领到了500份出生证,当时正在医院分娩、剖宫产、待产的产妇家属知道消息后,催着医院当即要给办证,如果不给他们签发,事情很难平息。由于证件数量有限,医院只得全盘考虑,除去签发正在医院分娩、剖宫产的这些产妇之外,其余的就按照“谁先申报谁先领取”的顺序来签发,所以就出现了廖先生邻居黄先生妻子“后分娩先领证”的情况。刘秋红的这番解释,也道出了医院的无奈。
3
事出有因:
家长扎堆申办
致证件“断货”
是信丰中医院一家遭遇出生证明“难产”,还是该县其他医院也有类似情况?记者随后来到信丰县卫生局寻找答案。
说明来意后,该局防保股股长钟雷告诉记者,2014年7月,省公安厅、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生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到,无论新生婴儿是否在计划内出生,只要凭出生医学证明、父母婚姻证件和户口簿等即可办理户口。这一新政的发布实施,给孩子申办出生证的家长骤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信丰全县为孩子申领出生证的家长达到4万人,而2014年该县向赣州市卫生局申领的出生证计划数仅为1.1万份,计划远赶不上变化。申办人骤增,出生证领取的数量又有限,于是,信丰全县各大医院均出现了出生证供不应求、“断货”、“难产”等现象。
记者采访获悉,今年起全国启用了新版的出生医学证明,新证具有统一编号、防伪标识、可上网查询,往年库存旧版证明全部作废,这也是造成供需矛盾冲突的原因之一。钟雷说,作为县级卫生局,目前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出生证“难产”的问题,除了争取向上级主管单位追加申领出生证的数量外,希望上级主管部门早日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提高办事效率,让群众办证不再“难产”。
4
市卫生局:
当前证件
紧缺现象很普遍
2014年12月30日下午,赣州市卫生局妇幼社区卫生科一名李姓科长向记者坦言,2014年出生医学证明之所以这么紧缺,就是我省对出生人口和户籍的登记进行了改革,现在执行上户与准生证脱钩,往年出生的新生儿没有拿到出生证,全部要进行补发,特别是学龄籍儿童要入学的,家长急需拿到出生证去给小孩上户口,所以这一块的补发量就远远超过了申报计划。这名李姓科长说,正是受简化新生儿落户手续政策的影响,当前,出生医学证明紧缺现象不仅在我市存在,乃至全省、全国现在都是普遍现象,且供需缺额的数量都很大。记者上网查阅新闻获悉,今年以来,贵州、山东、河南、陕西、辽宁等全国多地均出现了因出生医学证明“断货”,导致新生儿办不了出生证的情况。
李科长告诉记者,往年库存旧版出生医学证明全部作废后,新版出生证在印制、运输、发放等有严格的程序要求,国家是按季度配发的,这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短期内要想彻底解决出生证“难产”这一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