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民生新闻 >> 正文内容

小平台扛起大服务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3日

    在扎实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中,全南县创建网络服务平台,开发出“连心桥”信息化联系服务群众手机客户端,融合发布信息、回应民愿、帮民解困等功能,使群众关心的一个个新老难题在“线上”破解,一桩桩惠民实事在“掌上”办成,成功实现了网内网外干群互通、线上线下干群连心。
 
    发布信息:群众有了“百事通”
 
    冬日暖阳中,全南县金龙镇木金村的曾福明在耕地里喜笑颜开,他身后,十多个人正忙着搭建大棚。明年,他打算把西瓜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
 
    木金村四面环山,村里有种瓜的传统,但信息不畅、销路不通,只能坐等客商上门订购,价格时高时低,村民们一直缺乏扩大种植规模的底气。“去年之前我最多也就种50亩。”曾福明告诉记者,“要不是有了‘连心桥’,200亩的种植面积,我想都不敢想。”
 
    曾福明说的“连心桥”,是全南县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创建的网络服务平台。“连心桥”平台设置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远程教育、“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等8个信息板块,由相应职能部门牵头管理,及时发布各类动态信息。平台还直接连通农粮、果业等13个涉农部门15条服务热线,群众一键拨号,平台即可通过网络点对点发送农产品供应与需求、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信息。
 
    今年西瓜销售季,曾福明在“连心桥”平台上发布了交易信息,各路客商闻讯而至,不仅西瓜卖得快,价格也涨了两成。有了“连心桥”,他才鼓起勇气把西瓜种植面积由原来的50亩增加到200亩。
 
    截至目前,该县“连心桥”平台共发布党务政务信息620余条、招工信息360余条、农产品供应与求购信息830余条,被群众称为身边的“百事通”。
 
    回应民愿:干群沟通“零距离”
 
    全南地处山区,农民居住分散。怎样更好服务“三农”,一直是个大课题。“农村是多头服务多头指导,组织、纪检、综治,还有农林水等等,乡村干部人少事多,服务效率必须提高。”全南县委组织部干部李强华说。为此,全南立足“连心桥”平台,整合服务资源、党建资源等,实现干部群众“零距离”沟通。
 
    龙源坝镇寨下村是一个偏远山村,村小人少,村集体收入微薄,村里要办点筑桥修路之类的公益事业都得公议公摊。因为难以掌握开支明细,村民们对此有意见,常和村干部争吵。自从开通“连心桥”平台后,村里按要求把村级事务、财务等通过“连心桥”予以公开,方便群众查询和监督,原先常有的误解就此消弭。
 
    在寨下村村支书李旭看来,原来争吵多来自信息不公开,现在村务公开透明了,自然能够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疑虑消除了,村干部负担减轻了,能腾出更多时间为群众服务,村里的工作怎么会做不好呢?”李旭说。
 
    不仅如此,“连心桥”还以网为媒,从线上到线下,从“外围”走进群众心里。该县县城河边街棚户区改造户谌友名对此深有感触。在改造过程中,线上,居民们通过“连心桥”交流探讨补助标准、改造模式,积极建言献策。线下,县里听取群众声音,不断完善改造方案并给出清晰的“回声”。
 
    帮民解困:服务群众“一站式”
 
    “出水了,出水了!”12月15日,陂头镇正和村正坑尾村小组,村里通自来水的喜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这个56户的小村。李鹏飞家是第一户接通自来水的,看着清澈的水哗哗流出,他忍不住用手捧起一把品尝。
 
    据村民介绍,以前正坑尾村小组没有装自来水,平时得到山上挑水饮用,不方便也不安全。特别是下雨天,如果没有储存到山泉水,就得用桶来装雨水喝。因此,村民们把希望喝上安全方便的自来水的心愿,反映到“连心桥”平台上。
 
    心愿很快就被纳入“连心”台账,驻村“三送”工作组深入调查研究后,决定实施自来水饮水工程。两周后,邀请县水利局干部进行现场勘查论证,测量铺设线路;环保、质监等部门合力,深入推进项目建设。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饮水设施铺设竣工。
 
    为实现服务群众“有求必应”,全南县通过“连心桥”平台拓宽服务群众渠道,对94个“三送”单位建立完善了 “连心桥”平台管理“三项机制”,即快速反应、办理责任和销号公示机制,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对受理代办的各类事项,统一纳入“连心”台账,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处理时限,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据统计,到目前,全南县已在“连心桥”平台上受理850多件群众诉求,回复率达100%;已办结的630多件群众诉求,80%以上都在1天内得到解决,95%以上在5天内得到解决。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谌杰 特约记者钟慧燕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