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2日
摘要:在跑路平台中,绝大多数都存在这一问题,他们通过“虚报项目、虚立标的”的方式,在平台募集资金,而项目本身是并不存在的,于是资金就留存在平台上或被挪用。由于目前第三方资金托管在本质上缺位,再加上行业缺少监管,即使资金存放在第三方支付账户中,依然存有资金池且携款“跑路”的可能性。
文/人人聚财CEO许建文
据第三方数据统计,2014年11月活跃于P2P行业的投资用户为80.9万人,相比银行动辄数亿的体量,以及股市数千万的活跃用户而言,可谓小巫见大巫,即使相对知名度颇高的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类货币基金来说,用户人数也不在一个量级。
造成这种局面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P2P不被投资者信任。据统计,11月份新增105家P2P平台,同时11月份的问题平台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9家,累计达到254家,“提现困难、失联、跑路”这些关键词与P2P行业的发展齐头并进。问题平台增多,这是导致P2P行业“不被信任”的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舆论的推波助澜也加深P2P行业“不被信任”。作为新兴行业,P2P可报道可讨论的议题很多,但逃不过“负面易传播”的规律,但凡有负面消息,就会形成较大范围的传播和议论,整个P2P行业看起来“很糟糕”。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要追溯到P2P平台的信息披露上来,不透明让P2P平台脱离了外界的审视与监督,留足了暗箱操作的空间,容易滋生造假的“细菌”,一些投资者陷入危险而浑然不知。
从当下的市场现状来看,不少P2P平台在项目真实性、资金去向及借贷方的匹配度、数据的清晰程度等方面都有不够规范之处。
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借款项目的真实性存疑。在跑路平台中,绝大多数都存在这一问题,他们通过“虚报项目、虚立标的”的方式,在平台募集资金,而项目本身是并不存在的,于是资金就留存在平台上或被挪用。由于目前第三方资金托管在本质上缺位,再加上行业缺少监管,即使资金存放在第三方支付账户中,依然存有资金池且携款“跑路”的可能性。
二是资金错配期限是常态。由于不透明,问题P2P平台大多存在严重期限错配的现象。一种是“长贷短标”,例如借款人的借款期限为1年,平台在设置投资标的时将投资期限标注为3个月,此举目的是为了以短标的方式快速吸引投资资金,如若投资规模不能覆盖错配打开的资金缺口,一旦出现提现高峰,特别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另一种是“短贷长标”,例如借款人的借款期限为6个月,平台在设置投资标的时却将投资期限标注为12个月,目的是为了延缓逾期、坏账的爆发时间,为自己留足催债时间,这些平台选择了用期限错配的方式和风险赛跑,在期限错配之下,坏账率和逾期数据看起来比实际要低得多。无论是“长贷短标”或是“短贷长标”,这些资金错配期限的乱象由于存在恶意支配资金的行为,无一例外都形成了资金池。
三是自融。一些实体民营企业建立P2P平台自融自用,目的是为了解决自身资金紧缺的问题,由于实体企业本身占用自融资金,一旦经营不善,资金就被套牢,很容易爆发风险,造成资金链断裂,导致提现困难、跑路等问题。甚至有平台在经营中缺少资金会试图用募资来解决。
以上三种现象在行业内并不罕见,而任何平台一旦涉嫌其中之一,其结果都会出现违规资金池,从而伤害投资者的利益。
透明化是抑制平台出现问题的良方,一个透明平台,所有数据能够拿到“台面上”,接受投资人、媒体、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督。如此以来,才能防止暗箱操作,防止平台打擦边球,抑制P2P平台恣意妄为的欲望。例如有的P2P平台只是含糊其辞地将借款标的描述成“某省几号项目”,而未将借款企业的更多相关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这种行为往往为“虚立标的”埋下了地雷。
将平台数据和信息透明化,不仅能充分表现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也能给投资者足够的知情权,让他们自行判断风险,很大程度上取信投资人。对反映风险的关键数据和行为含糊其辞,最终只会变得更被动。
平台的透明化,是在不涉及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将尽可能多的信息和数据曝光,比如给投资者公开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公布真正意义上的坏账数据及坏账率、公示P2P平台创始人信息及企业的基本信息、实时或定期公布借款项目的进度和盈利状况,甚至公开图片,主动接受外界的监督。投资人投标之后,向投资人的邮箱发送电子合同,并告知借款人借款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 担保公司具体地址等,这都是一种正面的态度。
另外,平台透明化并非只限于面上数据、信息的公布,而在于数据、信息背后的逻辑和证据,经得起质疑和推敲。例如有些平台公布坏账率,是将历史坏账除以总放贷额,而总放贷额里的贷款余额部分对应的是未来的坏账预期,并不能表现现在是否逾期和坏账,显然有悖于透明化原则。
其正确的算法应该是,比如以逾期3个月作为判断坏账的标准,其坏账率是用3个月以上的逾期金额/(放贷总额-平均借款期限的放贷额-3个月放贷额),这样能够保证坏账率数据的相对客观合理。
P2P行业要发展,必须取信于“民”,透明化是最好最自信的姿态。毫无疑问,透明化不仅仅是自发的,而应是硬性的指标,这需要行业力量的推动,制定出客观有效的衡量标准和量化工具。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