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周明阳:帮扶小微企业 怎能被人“钻空子”?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8日

  据报道,贵州遵义县一名个体经营户了解到当地对小微企业的补助政策后,伪造租赁合同、谎报店铺面积,骗得5万元补助资金,经查明后获刑一年。

  通过申报材料造假“套取”优惠政策,这并不是个例。随着国家对小微企业发展连续出台多项财税金融扶持政策,钻政策“空子”为自己谋利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如,有人借大学生的毕业证和身份证来注册公司,以享受大学生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更有人动歪脑筋想办法逃税骗贷:政策规定月营业额不超过一定数额的小企业可获得营业税减免,部分企业要么化整为零、分散经营,一户变多户、各自独立核算以减少营业额,要么有计划地在各月分配收入,控制单月营业额在规定数额以下……如此种种,可谓是“无孔不入”。

  制定扶助政策的本意是为那些有成长空间、但一时力量不足的小微企业缓解燃眉之急,实际操作过程中却被人“钻了空子”,这着实给有关部门提了个醒:对小微企业的帮扶,既要有好的制度善意,又要保证操作环节科学合理、严密规范,防止被投机取巧者“乘虚而入”。针对政策内容,基层执行部门在细化落实时应仔细推敲、注重细节,通过加强发票管理、收入成本费用核算、月收入对比等税收征管工作,准确掌握企业的经营规模和月收入情况。同时,执行过程中各环节应按照阳光透明的操作流程,除必要的申报和资格审查外,还应增加核实、公示等环节,接受来自社会大众的监督,同时告诫如不讲诚信将受到严厉惩罚。毕竟,制定政策只是第一步,政策的生命在于落实。只有从制定到落实各环节都做到严密规范,才能让好政策真正惠及民生。(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周明阳)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