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民生新闻 >> 正文内容

贫困群众的梦想家园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7日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来,全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如火如荼,农民纷纷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但仍有部分贫困家庭建不起新房。如何帮助困难群体住有所居?石城县创新工作方法,新建一批解困房,让200多户贫困家庭住新房的愿望变成了现实。解困房的资金从何来?如何有效实施?后期怎么管理?近日,记者来到石城县采访。

    钱从哪里来?

    近日,位于石城县丰山乡丰山村敬老院旁的三层解困房主体工程即将完工。丰山乡大琴村分散五保户陈从球分外欢喜,因为他即将搬进解困房。今年60多岁的陈从球孤身一人,靠五保金和一亩农田的收入维持生活,虽有好政策,仍无力建新房。像陈从球这种情况的,丰山乡还有不少。乡里通过调查摸底,建起了工作台账,拟建设52套解困房。

    一套解困房,每套面积50平方米,每套至少需要资金5万元,52套共计需要260万元,这一大笔资金从哪里来?

    丰山乡干部黄嘉勋说:“我们向上争取解困房配套资金,每套有2.8万元,配套资金共筹集145.6万元。同时,乡里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募捐,筹集助贫助困资金120万元,剩余部分由乡政府出资。”

    无独有偶。在龙岗乡采访时,记者也了解到,该乡第一期12套解困房已经全部竣工。该乡党委书记温萍水告诉记者,乡里积极争取上级改造补助资金33.6万元,千方百计自筹20多万元,同时邀请社会爱心人士捐款,12套解困房资金基本到位。

    石城县因势制宜建设解困房的模式,不仅加快了农村改建房的进度,更让建房机制“活”起来了。基层干部说,只要能抓老鼠,黑猫、白猫都是好猫。而群众说,要想解决贫困群众的住房困难,乡镇干部就要有敢于创新、真心为民的实干作风。

    人如何确定?

    “你看,每套房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全部装修好了,我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龙岗乡新南村村民吴亦新说。孤身一人的吴亦新是一名残疾人,家庭非常困难。由于原住房倒塌,他常年寄居在附近山上的一座庙里。“感谢乡里分我一套新房,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吴亦新不停地说。

    基层困难群众较多,什么条件可优先享受解困房的优惠政策?“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申请,只有‘五类人员’才有资格提交入住申请。”黄嘉勋告诉记者,申请对象必须是“两红”人员及革命烈士遗孀、“两红”人员及革命烈士子女、分散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户等“五类人员”之一,且未新建或购买砖混结构住房的贫困户。黄嘉勋说:“这部分群众最困难,最需要得到政府帮助。”

    据了解,石城县把特别困难的群体作为首要帮助对象。对符合申请解困房条件的申报对象实地考察,逐一核实,然后由乡政府召开由群众代表、人大代表、“三送”工作队成员、乡村干部等参加的评审会,会上由困难户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然后投票表决,确定入住对象排序情况,最后张榜公示和抽签入住。公平公正公开的分配方式,让群众心里没有怨气,也让最需要帮助的人能及时得到关爱。

    后期怎么管理?

    群众入住后,解困房的产权如何界定?后期怎么管理?

    “因为解困房的建设由上级和政府出资,所以产权属于乡政府,入住对象享有使用权,不得转租、抵押、出售或用于其他用途。”龙岗乡干部陈亮介绍,如出现私自将住房转作他用的、连续三个月未使用者或自行建造或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了住房者,乡政府有权收回房屋使用权,用于解决其他无房户的住房困难。居民赖成东说:“不是政府帮助,我们自己哪里建得起新房?住进来的都是困难群众,大家都觉得要和谐相处。我们准备也像城里人那样,组建小区管委会,自己管理自己。”

    据了解,石城县依靠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政策,结合本地困难群众的实际住房情况,采取政府出一些、个人出一些、社会捐一些的方法,建设了解困房,缓解了贫困群众住房困难。在后期管理中,该县采取村民自治方式,融小家为大家,给居住者提供温暖温馨的居住环境。“住房者都是来自不同家庭、生活习惯也不大一样,希望通过自己管理自己,让大家和睦相处。楼顶上搭的凉棚是活动场所,住户可以在那里下棋、打牌、打乒乓球,休闲娱乐。”陈亮指着蓝色的顶棚对记者说。来到房顶参观,记者看到这里场地宽敞明亮,居民们坐在一起或闲聊,或下棋,有的居民还和邻居一起加工电子产品。

    据统计,今年以来,石城县建成解困房200余套,为800多名贫困群众解决了住房问题。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方圆 特约记者邱有平 记者徐金侦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