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层声音 >> 正文内容

阎庆民:新常态下金融业要回归适度增长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5日

    ⊙记者 周鹏峰 ○记者 长弓

  经济新常态催生金融新常态。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14日在出席2014第一财经金融峰会时指出,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业发展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条件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金融业要逐步回归“适度增长”。

  “适度增长”是金融新常态的表现之一,与经济增速放缓相适应。阎庆民说,如果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7%左右,而金融行业的增速却保持在20%-30%,这显然不合理,也不可持续。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国M2增速一度接近40%,现在M2增速已降到12.6%(10月份数据)。与此相适应,银行业的利润水平都回落到适度增长的水平。目前上市银行净利润增幅已从2010年的31.4%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0.67%。

  “未来,单个金融机构对其发展速度的预期要更为现实、理性。”阎庆民预期。

  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业新常态的另一个表现是要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相互动。一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存在诸多结构性失衡现象:如“间接融资多、直接融资少”、“存贷业务多、中间业务少”,“中长期资金运用多,稳定性负债来源少”等。

  随着经济结构优化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阎庆民预期这种局面将明显改变。一方面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全面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要明显提高,业务结构在表内外、本外币以及期限、投向上的分布要更加均衡。

  与此同时,与经济增长动力改变相呼应,金融业新常态的一个表现是创新激发的活力显著增强。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成为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同样,创新变革释放的市场活力,也将是推动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另外,与面临的多重挑战相配套,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将更趋严格。

  “一方面,传统业务模式亟待转型,不良资产持续暴露的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和互联网金融形成的外部冲击不容小觑。这就要求金融业的风险管理和外部监管因势而变,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风险管理和监管的趋势来看,对资本的充足、资产的安全、负债的稳定和表外业务的规范要求进一步提高。”阎庆民指出。

  新常态下,阎庆民还指出须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和思想观念束缚,将发展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内涵型”,从“向规模扩张要效益”转到“向提升质量要效益”上来。具体到金融业,“提升质量”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内提升资产质量,二是对外提升服务质量。

  阎庆民还指出,“新常态”是优化再平衡的过程,要求我们认真防范风险,有序释放风险,为金融业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稳定环境和安全保障。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