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货币政策何去何从依然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近日举行的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指出,央行本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一定程度上仍是一个中性的工具,并非货币政策收紧的标志,而是旨在对冲额外投放的货币,避免中国流动性泛滥。
在同一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表示,今年央行货币政策很可能面临两难选择:如果收缩信贷,经济增长可能乏力;如果保持宽松,物价有可能快速上涨。他表示,央行今年将挺不住物价上涨的压力,收缩货币供应量在所难免。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12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为3798亿元,超过市场预期。
张建华指出,2009年为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全年中国的流动性猛增,对于去年天量的信贷投放,他称:“我们认为,中国货币供应量长期持续高增长,是危险的。”
对于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张建华表示原因有两个:首先,中国的流动性是过剩的、偏多的。长期保持大量的货币供应量会出现问题,因此适当进行政策调整和收缩是正常的。
其次,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央行多种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之一,调高存准率可以对冲掉投放出的货币,而本次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冲额外投放出的货币,并非为了对冲实体经济当中的流动性。
在当日的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今年GDP增速呈现“前高后低”,上半年增速超过9%,然后逐步下滑,全年预期增速为8.7%。他同时指出,CPI将在今年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全年依然保持在一个适度区间之内,预计今年全年各季度平均上涨2.6%。